当前位置: 首页 > 健身知识 >

想锻炼腰部运动怎么锻炼(腰痛,这三个原因很常见,试试这4个锻炼动作,或可缓解)

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很多人都会出现腰痛的症状,35岁的王先生也是如此。每天工作结束后,王先生都会感觉腰部酸痛,他觉得自己一定是得了腰椎间盘突出。于是王先生就经常在手机上看很多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的各种科普知识,看到最后,王先生甚至觉得只有动手术才能治好自己的腰痛了。

于是王先生请了病假来到医院,做好了接受手术的心理准备。结果经过检查,医生告诉他根本没有腰椎间盘突出,只要回家注意多运动多休息就好了。

为什么很多人一感到腰痛就觉得自己得了腰椎间盘突出?

腰痛就一定是腰突吗?

做家务时,经常没做几分钟就感到腰部酸痛,要挺直腰休息一会儿才能缓解;平时晚上睡觉或者早晨刚起床的时候,也能感觉到后腰部位的酸痛僵硬,往往这种情况在活动之后就会有所缓解;还有在寒冷的冬天,一出门就感觉冻得腰疼,回到温暖的室内症状又随之消失;上班族长时间坐在工位上或者站立不动,也经常感到腰部胀痛。

如果你出现了上述的这些情况,是不是就以为自己得了腰椎间盘突出?但实际上,腰痛并不都是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而腰椎间盘突出也不一定会出现腰痛的情况。这句话可能听起来像绕口令,但是事实确实如此。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典型临床症状有:反复的腰痛和腿痛,坐骨神经痛和下肢麻木,老年患者常常合并马尾神经综合征(大小便功能障碍,会阴部感觉异常等)。

如果身体出现了腰部的活动受限、下肢麻木、肌肉力量减弱甚至大小便障碍(如尿潴留、大便无知觉)等问题,有可能是患上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需要及时就医治疗,甚至要进行手术

想要确定自己的腰痛是不是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动作来判断。那就是高抬腿动作:在抬高双腿时,感受自己腰部的疼痛是否会随着腿部的抬高而加重,如果疼痛加重,就很有可能是腰椎间盘突出;如果疼痛没有随着双腿的抬高而加重,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的腰痛

除了腰椎间盘突出,其他腰部的疾病也有可能引起腰痛的症状,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功能性腰痛(也叫腰肌劳损)和骶髂功能紊乱。

腰痛,可能不是病

功能性腰痛一般是指腰肌劳损,也叫慢性下腰损伤、腰臀肌筋膜炎等,是腰部肌肉及其附近的筋膜或者骨膜,因为各种原因造成的一种慢性损伤性炎症

功能性腰痛常常发生于体力劳动者或者运动员身上,长期处于同一个状态下,如久站、久坐或者弯腰手提重物等,对腰部肌肉造成较大的负荷,最终引起病症的发生。

人体的肌肉就像是一根橡皮筋,拉伸的时候它就会处在紧张的状态,如果长时间的拉伸,就有可能导致它变得松弛或者受到损伤。对腰部肌肉的过度使用,经过日积月累,就可能导致肌肉的纤维变性,甚至出现撕裂,形成纤维粘连,引起腰痛等症状。

腰肌劳损最典型的症状就是腰痛,一般为腰部的酸痛或者胀痛,少部分人会出现刺痛或者灼烧痛。这种腰痛一般在活动过度或者劳累时加重,在休息或者改变体位适度活动后减轻。

腰肌劳损患者不能长时间弯腰工作,患者经常会用拳头捶打腰部来缓解疼痛。与腰椎间盘突出不同的是,腰肌劳损患者的X线检查基本不会出现异常,也很少会出现腰部活动受限的情况。

治疗腰肌劳损一般都是以缓解症状为主,可以选择推拿、按摩、功能锻炼或者理疗等方法,可以根据医生建议配合服用一些消炎药物,同时注意避免劳累,改正不良姿态。腰肌劳损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因为腰肌劳损是一种慢性肌肉和筋膜的损伤,手术无法起到治疗效果,甚至还有可能加重症状。

要想预防腰肌劳损,需要注意改正工作生活中的不良姿势,不要弯腰太久,或者不要离电脑屏幕太近,对视力也会有损害。需要长期久坐的上班族,可以在背后放置一个靠垫,来减轻腰部的压力。需要弯腰搬运重物的时候,先挺直腰部下蹲,抱起重物后利用腿部的力量将身体推起,行走时注意迈步稳定,不要跨步太大或者左摇右晃。

运动员在训练之后,可以进行热敷或者推拿按摩来及时缓解肌肉的紧张,减少出现损伤的几率。

除了功能性腰痛可以引起症状,骶髂功能紊乱也可以导致腰痛的出现。接下来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什么是骶髂功能紊乱。

你的胯还好吗?

在人体腹部下方的两侧,可以摸到两块突起的骨头,也就是人们常说“胯”,这两个突出的骨头就是髂骨。在腰椎的下方,由五块骶椎组成了一个呈倒三角形的骨结构,这块骨结构叫做骶骨。骶骨的两侧与髂骨相连,形成骶髂关节,骶髂关节的前部是关节软骨和滑膜,后部由韧带包裹连接。

骶髂关节是人体最大的一个关节,正常情况下,这个关节的活动范围很小。骶髂关节主要起到上下承接的作用,即承担了上半身脊柱的垂直力量,又可以缓解下肢行走或者活动时带来的冲击力,可以很好地保护人体的腰椎间盘和股骨头

急性发生的旋转力、牵引力等外力的作用下,很有可能引起骶髂关节发生损伤,出现局部的炎症、肿胀以及神经刺激症状,最终导致功能的紊乱。

女性因为怀孕对盆腔造成了过大的压力,再加上内分泌发生变化,就可能会导致骶髂关节周围的韧带松弛,关节稳定性下降。分娩时再加上腹部肌肉的强力收缩,具有可能引起骶髂关节功能的紊乱。

骶髂功能紊乱也常见于中老年人身上,骶髂关节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出现老化、损伤、韧带松驰等现象,导致关节失去稳定性,出现紊乱。

长期站立时,两条腿的负重不一致,就会导致两条腿的长短不一致;或者久坐时喜欢跷二郎腿。这两种不良姿势都容易引发骶髂关节错位,就是我们常说的“骨盆倾斜”,最终出现功能紊乱。

骶髂功能紊乱后,会影响到腰椎的受力情况,进而出现下腰痛、臀部痛等症状,久而久之还有可能引起大腿后方或者腹股沟区域的疼痛。严重的骶髂功能紊乱可能会引起剧烈的疼痛,导致患者活动受限,甚至诱发泌尿生殖系统的疾病。

骶髂关节紊乱包含很多错位的方式,具体要经过精细的检查,由专业医师给予适合个人的针对性康复方案。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锻炼来提高腰部肌肉力量,避免损伤呢?

如何锻炼腰部力量?

首先要说的是,很多人锻炼腰部力量都会选择“小燕飞式”,但是这种方式并不适合腰肌劳损的患者。小燕飞式主要是靠腰背部肌肉用力来完成动作的,这样越练就会使腰背部的肌肉越紧张,筋膜越来越短缩。而腰肌劳损本来就是腰部肌肉筋膜的紧张短缩导致的,练习小燕飞只能加重腰肌劳损,使疼痛症状更加剧烈。

所以,腰部不适的患者可以选择下面这几种方式缓解腰部的不适。

  • 臀桥

平躺在床上或者瑜伽垫上,双腿并拢屈曲,利用腰部的力量将身体推起,保持头部、肩部、双臂和脚底着地,身体呈现“桥”的形状。15次为一组,每天做3组

  • 抬腿

取仰卧位,双手自然放松至身体两侧,保持上半身不动,一条腿绷直缓慢抬起,抬到自己可以承受的高度,不要引起疼痛。两条腿轮流一次为一组,每天8-10组。

  • 仰卧抱腿

仰卧位,双腿自然并拢,双手抱住双膝,使双膝靠近前胸,持续30s,重复3-5次。可以很好地放松腰部肌肉,缓解疼痛。

医生建议

腰痛可能是由很多种原因导致的,具体病因还是需要到医院进行检查诊断,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康复锻炼。切记不可盲目自行锻炼,不仅起不到康复效果,还有可能加重症状,引起其他并发症。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饮食的营养搭配,改正不良姿态,注意劳逸结合。

相关文章
  • 跑步比久坐死亡率高?谣言!但50岁以后,这4种锻炼或比跑步有用

    人一旦过了50岁,就不得不开始面临人生下半场的焦虑:容颜衰老、身材走形、体能下降、体质变差……如果在这个时候不注意保养,就容易给疾病以可乘之机,所以很多到了这个年龄段的人,都开始加入跑步的行列,毕竟老话说的好:“生命在于运动,越动越健康!”年过50岁的张大爷就一直践行着这个准则,自从过了50岁的生日

  • 一文读懂什么时候运动好,走路和跑步哪个好,纯净水还是矿泉水好

    一位朋友特别注重养生,成天网上查阅各种资料。有说早上运动好的,有说晚上运动好的。有说走路没用的,要跑步才行。又有文章说自来水最好别喝,要喝纯净水,甚至矿泉水更有益于健康。更夸张的是,说过夜的开水不能喝。其实这个问题,我有权威的答案。不管是早上还是晚上,走路还是跑步,只要运动都好。不管自来水、纯净水、

  • 跑步和散步,哪一个可以更快减肥?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跑步比走路更有效地帮助减肥。减肥的关键是消耗卡路里,而跑步是一种高强度的有氧运动,它可以快速提高心率和代谢率,从而更有效地燃烧脂肪。首先,跑步是一项高强度的运动,相较于走路,它会更快地提高心率和呼吸频率。高强度运动可以增加身体对氧气的需求,促进新陈代谢的加速,使身体更多地依赖脂肪储

  • 快走和慢跑,哪种方式更能减肥?想减脂效果好,还需搭配这项运动

    提到健康减肥,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坚持运动和调整饮食,通过饮食的调整能够减少能量的摄入,而坚持适度的运动能够增加能量的代谢。对于饮食的选择,平时尽量选择低热量低脂肪的食物的就可以了,还要注意减少食物的摄入量。而运动的方式有很多种,那么对于快走和慢跑两种运动方法来说,哪个减肥的效果会更好呢?快走和慢跑,

  • 到底是走路伤膝还是跑步伤膝?选哪个更好?看完不纠结了

    走路和跑步是很多人选择的两种锻炼方式,有的人觉得跑好,能减肥,因为身边有朋友就因为走路把膝盖走“报废”了,但有的人觉得跑步不好,容易伤膝盖,还是走更好一点,而且没有跑步那么累。走多了会伤膝盖?走多少算多呢?每天走多少比较合适呢?与跑步相比,到底哪个对膝盖不好?选择哪个更好?还在纠结的你,不妨早点了解

  • 走路和跑步哪个更减肥?还有啥减肥最有效果呢?女性建议多了解

    现代女性,谁不爱美?但是谁也说不清,究竟什么样是美。古有杨贵妃的丰腴美,而现在却是在追求骨感美!可是生活水平的提高,丰富的营养摄入让很多女性朋友成功地进入了千年前的丰腴美行列。于是又有很多女性朋友义无反顾走上了漫漫减肥路。常常听说,走路和跑步都是重要的减肥方式,有人喜欢跑步减肥,挥洒汗水。有人喜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