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身知识 >

跟腱锻炼术后锻炼脚肿康复锻炼教程(「跟腱术后」全阶段康复大全)

近期诊所接诊了不少跟腱断裂术后的患者,一些患者甚至不知道自己当时跟腱断了导致延误手术时期的。今天我就来和大家聊一聊大家常见的跟腱断裂的原因以及跟腱术后的康复吧。

跟腱断裂常发生于跟腱止点上端2~6cm处,这主要和这个位置血供较少以及反复微小创伤有关。不足的血供没办法让跟腱的微小创伤得到及时修复,导致跟腱的整体负荷能力降低(为跟腱断裂埋下了进一步隐患),在这种情况下针对下肢的普通运动或突如其来的负荷会更容易导致跟腱断裂的发生。

一、常见断裂原因

1.膝关节伸直负重时前脚掌突然蹬起

2.踝关节突然意外背屈

3.落地时使已跖屈的足强烈背屈

4.在处于收缩状态下的肌腱上直接施加打击或切割力(外伤)

这些断裂机制基本符合上文提到的跟腱突然承受猛烈收缩或牵拉负荷,且断端常见于跟腱止点上段2~6cm处(血供较少)。

二、自我判断跟腱是否断裂

一些小伙伴受伤后不太清楚自己情况,可以简单自查一下了解一下大概情况,万一发现情况不妙可及时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1. Thompson试验

患者俯卧,被动挤压小腿三头肌,与健侧相比患侧被动挤压时踝关节无跖屈甚至无反应。

2. Matles

在患者俯卧时屈膝90度,患侧与健侧相比,患侧踝部更处于背伸位。

3. 肌腱局部触及凹陷或患足不能以前脚掌踮脚站立

如以上实试验为阳性,建议大家最好去医院请专业医师进行进一步确诊

三、手术类型

跟腱缝合大致分为两种类型,直接缝合增强修复型(多采用跖肌腱、腓肠肌腱膜、拇长屈肌等做增强),如果断端整齐且未明显回缩一般采取直接缝合。

若断端撕裂明显需大量修整或往两端回缩明显,就需要适当的延长修复。具体的手术操作就不在此赘述了。

四、术后康复

术后1~6周(保护和愈合期)

支具跖屈15~30°固定,前期0~3周长腿支具固定,3~6周短腿支具固定,第5~6周可尝试持拐部分负重(30%左右)。

康复:

固定保护为主,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少量踝关节主动活动:内外翻、跖屈、背屈、抓握脚趾;伤口缝合处愈合后可适当瘢痕放松、减少粘连。

虽然踝关节处于相对固定状态,但是我们可以锻炼大腿近端肌群防止制动太久整体下肢肌肉萎缩,比如四方位抬腿就是早期训练不错的选择。

注意事项:

避免被动牵拉跟腱和保持长时间负重位,踝主动背屈角度在膝关节屈曲时应限制在0°。这个阶段主要以固定保护为主,能做的不多,所以早期活动需严格按照专业指导进行,自己切勿操之过急。

7~12周(早期关节活动)

从第7周开始脱掉支具开始穿跟腱靴下地负重行走

(每周增加20%~30%负重,10周左右达全负重),脱支具前期未能全负重需持拐辅助,并垫上足跟垫控制在踝关节跖屈位,适应后可逐渐抽掉足跟垫(建议3天左右抽掉一片,给自己充分的适应时间),逐渐过渡到踝关节中立位。12周左右踝关节被动背屈角度与健侧一致(可采用顶墙方法测试)。

目标:

可单腿全负重、增加踝关节被动活动的与对侧一致,提高下肢肌力。

康复:

跟腱瘢痕放松,渐进性抗阻踝内外翻

屈膝90°抗阻背屈、跖屈(6周后)

伸膝抗阻背屈、跖屈(8周后)

重心转移

单腿稳定性

本体感觉训练

灵活性练习(滚瓶子、踩圆盘均可)

注意:

避免暴力被动牵拉跟腱。此期随着负重的增加跟腱的负荷会增大,但正在愈合中的跟腱还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承受增加的重量以及活动量,因此此期较容易引发跟腱疼痛和跟腱炎。

所以大家在这个阶段要注意控制好负重和日常活动量的剧增。

13~20周(早期肌力加强)

此期双侧背屈角度应达一致,若背屈角度严重滞后需被动辅助背屈以打开踝关节背屈角度。

顶墙下角度

关节松动

目标:

恢复踝关节全范围主动活动度,跖屈肌力恢复正常,并提高平衡及神经肌肉控制能力

康复:

单腿动态稳定

提踵(双腿、单腿、屈膝、伸膝)

臀桥、蚌式、抗阻伸膝、浅蹲,单侧屈伸髋

脚踝灵活性

注意:

术后4月左右若患者力量和角度可,可以开始进行适量的跑跳练习。有些患者角度或力量仍未达标但这个阶段活动量又较之前增大,此期最常见的并发症就是患者私自加大活动量造成的肌肉酸痛和跟腱炎。

所以注意了,在你的力量和角度还未完全恢复之前自己千万不要盲目增加运动量,避免带来不必要的困扰。若患侧可单腿提踵10次则表示小腿跖屈力量可,可进一步增加高强度的训练。

20~28周(力量练习)

这个阶段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一些运动强度较大的患者恢复个性化运动做准备

康复:

继续下肢整体力量强化

本体感觉强化

绳梯跳跃

跑步模式调整

核心

注意:

由于患者还存在一定功能障碍,在安排训练计划时需注意运动强度,训练过程中跟腱出现不适要及时处理。

同时康复师也应密切关注患者的运动模式,及时纠正异常运动模式避免产生继发损伤同时提高患者运动表现。

28周~1年

根据患者对运动水平的要求以及身体状况的不同,最后的康复阶段可以从术后28周起持续到术后一年。在此期间应对力量、神经控制、灵活性、跟腱柔韧性进行最大限度的提高以满足体育专项的练习或更高水平的运动。

康复:

更高等级的功能线训练和灵活性训练、体育专项练习。

注意:

训练强度循序渐进,避免跟腱不适。

PS:每个人身体素质以及手术情况不同,所以恢复时间略有差异。以上提供的恢复时间可做一个参考,但具体的康复进度得由康复师根据医生的建议以及患者的实际情况来安排。

跟腱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是瘢痕粘连关节活动受限以及跟腱炎,但只要术后及时介入康复、听从康复师和医生的指导,这些问题就不用太担心啦!所以术后的小伙伴们建议及时介入专业的康复治疗,这样才能帮助大家更好的恢复哦!

相关文章
  • 跑步比久坐死亡率高?谣言!但50岁以后,这4种锻炼或比跑步有用

    人一旦过了50岁,就不得不开始面临人生下半场的焦虑:容颜衰老、身材走形、体能下降、体质变差……如果在这个时候不注意保养,就容易给疾病以可乘之机,所以很多到了这个年龄段的人,都开始加入跑步的行列,毕竟老话说的好:“生命在于运动,越动越健康!”年过50岁的张大爷就一直践行着这个准则,自从过了50岁的生日

  • 一文读懂什么时候运动好,走路和跑步哪个好,纯净水还是矿泉水好

    一位朋友特别注重养生,成天网上查阅各种资料。有说早上运动好的,有说晚上运动好的。有说走路没用的,要跑步才行。又有文章说自来水最好别喝,要喝纯净水,甚至矿泉水更有益于健康。更夸张的是,说过夜的开水不能喝。其实这个问题,我有权威的答案。不管是早上还是晚上,走路还是跑步,只要运动都好。不管自来水、纯净水、

  • 跑步和散步,哪一个可以更快减肥?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跑步比走路更有效地帮助减肥。减肥的关键是消耗卡路里,而跑步是一种高强度的有氧运动,它可以快速提高心率和代谢率,从而更有效地燃烧脂肪。首先,跑步是一项高强度的运动,相较于走路,它会更快地提高心率和呼吸频率。高强度运动可以增加身体对氧气的需求,促进新陈代谢的加速,使身体更多地依赖脂肪储

  • 快走和慢跑,哪种方式更能减肥?想减脂效果好,还需搭配这项运动

    提到健康减肥,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坚持运动和调整饮食,通过饮食的调整能够减少能量的摄入,而坚持适度的运动能够增加能量的代谢。对于饮食的选择,平时尽量选择低热量低脂肪的食物的就可以了,还要注意减少食物的摄入量。而运动的方式有很多种,那么对于快走和慢跑两种运动方法来说,哪个减肥的效果会更好呢?快走和慢跑,

  • 到底是走路伤膝还是跑步伤膝?选哪个更好?看完不纠结了

    走路和跑步是很多人选择的两种锻炼方式,有的人觉得跑好,能减肥,因为身边有朋友就因为走路把膝盖走“报废”了,但有的人觉得跑步不好,容易伤膝盖,还是走更好一点,而且没有跑步那么累。走多了会伤膝盖?走多少算多呢?每天走多少比较合适呢?与跑步相比,到底哪个对膝盖不好?选择哪个更好?还在纠结的你,不妨早点了解

  • 走路和跑步哪个更减肥?还有啥减肥最有效果呢?女性建议多了解

    现代女性,谁不爱美?但是谁也说不清,究竟什么样是美。古有杨贵妃的丰腴美,而现在却是在追求骨感美!可是生活水平的提高,丰富的营养摄入让很多女性朋友成功地进入了千年前的丰腴美行列。于是又有很多女性朋友义无反顾走上了漫漫减肥路。常常听说,走路和跑步都是重要的减肥方式,有人喜欢跑步减肥,挥洒汗水。有人喜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