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冬天,最近天气变化大,冷风飕飕,关节疼痛更明显,有不少中老年人以前腿脚就不好,这种换季的天气下,连走路都痛,干脆就不动了,甚至有人干脆就卧床休息了,不过如果卧床一周,肌肉功能有可能减少20%,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因为肌肉缺乏力量,无法保护膝盖,日后行动更困难,那么在寒冷的天气里该如何保护膝盖关节呢?今天我们教大家几个简易护膝运动,在家轻松动一动,在寒冷的季节里也能向疼痛说掰掰!

运动可提升膝关节稳定度
膝盖是人体内活动相对单纯的关节,只有伸直与弯曲的动作,因此通过强化周边肌肉力量,便能增加膝关节稳定度。膝关节稳定度提升后,膝关节活动(步行或运动)时,关节间的摩擦降低、晃动减少,就不易造成疼痛。与膝关节息息相关的肌肉是大腿前侧的股四头肌、大腿后侧肌群、大腿内侧肌群与大腿外侧的阔筋膜张肌。而强化肌肉的原则,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在柔软度、肌力与耐力三方面提升。
柔软度好,较不易拉伤
柔软度是关节可活动的范围,与肌肉和韧带的活动度相关。具有良好柔软度的人,肌肉较不易拉伤;柔软度不好的人,易肌肉扭伤,引起腰背酸痛疾病,膝关节也不例外。
可通过柔软操或伸展活动来增进柔软度,肌肉伸展(拉筋)运动,着重肌肉拉开后要停15秒,才能达到伸展效果。每天都可做,特别在运动前一定要做;每个动作重复10次。
1、股四头肌的柔软运动

单腿站立,另一条腿向后弯曲,当感受到股四头肌的拉伸以后,保持动作15秒钟,然后放松,换另一条腿。
2、大腿后侧肌群柔软运动
坐在平地上,两腿伸直,而后左脚弯曲,右手触碰右脚尖,当感受到肌肉拉伸后,维持此姿势15秒,放松,换边再进行。
3、大腿内侧肌群柔软运动

身体向下蹲双手扶地,一条腿弯曲,另一条腿伸直,身体重心在弯曲的腿上,向下用力,当感受到肌肉用力的时候,维持此姿势15秒,放松,换腿进行。
4、阔筋膜张肌柔软运动
侧身在地,靠地面的手放在头侧,靠地面的腿弯曲勾住另一个腿的膝盖,另一只手抓住同侧腿的脚踝,感受到肌肉发力,维持姿势15秒,然后换边。
增强肌力,保护膝盖
1、训练股四头肌
训练股四头肌,可在单腿上绑了沙袋,坐在床沿上,把腿伸直再放回,一般人采用2-3公斤,然后根据每个人不同情况适当增减,重复20次为一个回合,然后换腿进行。理论上如果做20次没有酸的感觉,应该是沙包重量较轻,可以适当增加。

2、训练大腿肌后侧肌群
趴在平坦的地上或者床上,双肘撑着地面,用绑着沙包的腿弯曲向上,一回合重复20次,然后换腿,沙包的重量也可以适当调整。除了使用沙包外,也可以用健身球来辅助运动。

3、训练大腿内外侧肌群
内侧肌群通过两腿夹健身球训练,每组20个;外侧肌群,则通过侧卧,抬高一侧腿部至高点然后放下,每组同样20左右。

提升肌肉耐力训练
1、室内单车,是膝关节退化者的好运动
膝关节周围肌肉的耐力训练,与心肺耐力的训练相关。耐力训练可以是户外运动,如骑单车就是很好的运动,但要注意的是,通常不建议膝盖受伤的患者爬山、慢跑或快走,这些运动的冲击力大,易再次对膝关节造成伤害。
对退化性膝关节炎患者,骑单车是最好的运动,不过,还是要选择平坦的骑乘路段,不要太过颠簸,才能尽可能避免震动。此外,急性期刚过的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或许对于出外骑单车有些担忧,可考虑在室内踩健身车,有相同效果。
那么运动多久呢?其实,当运动到“流汗、感觉到累且有点喘,觉得有点吃力”时,就算达到基本运动量,一般人约运动30至40分钟可达此状态。训练耐力的运动,一周三次、一次30分钟是基本。

2、水中运动有助减低发炎,减少膝关节负担
选择深度140公分的标准池,约是肩膀也能浸泡在水中的深度,在水中无论是游泳,或只是单纯的走路,都是很好的运动。
水的浮力可减轻膝关节承受体重的压力,让膝关节在最没有负担的情况下,进行周边肌肉训练;水的阻力也能让肌肉训练更有效率;更重要的是,即使在温水游泳池,水温都比体温低,低温环境能让身体在运动时,体温不会升高太多,也有助于降低发炎反应,让膝关节受伤者在水中可以运动得更久,相对地可以得到更好的效果,以及更舒适的运动体验。

膝盖不好的人能慢跑吗?
不建议膝盖受伤的人从事慢跑,慢跑时,当脚与地面接触的瞬间,会产生很大的冲击力,如果膝关节周围的肌肉无法发挥良好的保护作用,就会对膝关节带来很大的冲击力并产生很大的晃动。对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而言,在平坦的路面骑单车,或在室内踩健身车、在水中游泳、漫步是更好的选择。
膝关节健康者可以慢跑,但仍要慎选场所,PU材质的跑道是较好的选择,能降低冲击力,但如果喜好路跑运动者,建议有良好的装备,像是专业的路跑鞋和运动型护膝,来帮助保护足部、膝部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