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身知识 >

训练弹跳力只需要这一招!你知道吗?


形态角度

人体形态是弹跳力的基础,有良好形态的人弹跳能力有较大的潜力。

1、小腿细长,腓肠肌线条清楚,活动距离大,踝关节小,踝腕细,跟腱两侧对称。踝关节活动范围,尤其是屈伸角度大,足弓高;

2、膝关节髌骨前突隆起大,胫骨粗隆高,大腿肌群变化比例小,臀部肌肉上提,骨盆底角小窄;

3、肌肉弹性好,紧张状态硬度大,放松状态软。坐高、身高指数小,肩宽腰围适中,背肌发达,脂肪少而分布均匀。髋、腰、膝、踝关节活动范围大。

生理角度

全身有数百块肌肉参与躯体的随意运动,而每块肌肉都挥发这不同的作用,肌肉力量是弹跳力的关键主导因素。

肌肉力量的提高是以神经中枢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充分协调为前提,而建立起来的各种用力动作的条件反射结果。从解剖学角度看,影响肌肉力量发挥的因素包括肌肉的生理横断面、初长度、肌纤维类型等等。

其中决定肌肉力量大小最重要的就是肌肉的生理横断面。肌肉的绝对肌力取决于该肌肉的生理横断面积。肌肉的生理横断面积愈大,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力就可能愈大,同样的,衍生而出弹跳力就越强。

除此以外,肌肉的初长度对肌力大小也起到关键性作用。这表现在,在一定范围内,肌肉的初长度增加或弹性拉长后,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张力和缩短程度就越大,肌力也就越大。

例如,预先拉长小腿三头肌(使足背屈到60°)时收缩力量能从3840牛顿增至5980牛顿。

生物力学角度

无论是哪一类弹跳能力,其最后的起跳方式基本相同,正确认识人体动力系统的特征对我们充分利用动力系统的规律进行科学训练提高弹跳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1、人体各主要环节弹跳高度的影响:

人体各环节对弹跳高度均有一定的影响,但各环节对弹跳高度的贡献率却有所不同。库莫(1978年)研究表明伸膝56%,摆膝10%,躯干10%,屈足22%,头部摆动2%。日本石井喜人(1981年)研究表明:下肢伸展75%,摆臀5%,伸腰20%。

2、主要环节角度对弹跳高度的影响:

日本筑波大学研究组对世界一流弹跳运动员的研究表明双脚助跑起跳时,虽然运动员的特点有所不同,但最有利于弹跳高度的环节、角度却基本相同。即躯干20°~30°,膝角100°~110°,踝脚80°~90°,一般男子偏低,女子偏高。

除此以外,起跳时间比率对弹跳高度也有影响,但和问题关系不大,这里就不展开赘述了。

提高弹跳力的方法

提高弹跳的锻炼方法很多,关键点还是提高下肢肌肉力量。这里小G老师给出最有效的训练方法——深蹲

动作要领:

两脚的距离与肩同宽或比肩略宽,脚尖略外八字,收腹挺胸,有控制的下蹲,蹲到髋关节低于膝盖的位置(大约是在大腿与地面平行处)。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下蹲时,重心放于足中,膝盖不要超过脚尖。双手抱头或者平放于身前。

通常出现的错误情况是:

1、两脚之间的距离太窄,平行放置脚掌。这样容易造成下蹲不够深或下蹲过程失去平衡。平行放置时容易造成“髋臼撞击”。

2、下蹲时,膝盖内扣。会导致韧带、半月板损伤,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臀中肌力量不足以及内收肌群过紧。

平时加强对臀中肌锻炼,或可以借助弹力训练,可以避免。

3、下蹲深度不够。这会直接导致深蹲训练不充分,对肌肉起不到应有的刺激作用,做白用功。很多人担心蹲太深,对膝盖不好。其实只要动作标准,重心后移放在足中(足弓最高点),有效降低膝盖压力。

4、下蹲时,腰椎没有挺直。这样容易造成下背部损伤,需要注意避免。

除了深蹲以外,跳绳、踮脚跳、蹲跳都可以帮助训练弹跳力,当然也不能忽视跑步为主的速度训练,和负重关节训练!

适合孩子的弹跳训练

正在发育成长的青少年和儿童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发展下肢力量练习时,一般要以动力性练习为主,尽量避免静力性练习,这样可使肌肉组织紧张、放松交替进行,改善肌肉内协调,从而达到实现增强下肢力量的目的。

除了自重深蹲练习外,可以利用单、双脚跳台阶(台阶高度视个人情况而定),难度成坡度增加,比如开始双脚跳,后期单脚,再对于速度有一定要求等。

也可以利用障碍跳、蛙跳等多种复合训练方式,以及性价比最高的——跳绳,刺激腿部肌肉生长发育,从而达到锻炼弹跳力的目的。

相关文章
  • 锻炼应该选择“跑”还是“走”?

    随着现代人生活品质的提高,对健康的日益注重,如何锻炼身体已经越来越多地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很多人都有自己的锻炼方法,有跑步的、打球的、跳广场舞的……不一而足。今天口袋郎中主要介绍最普通和简单的两种锻炼方式——跑步和走路。“跑”和“走”效果一样吗?很多人说:“从运动力学的角度来看,跑1公里或者走1公里

  • 快走与慢跑,哪个减肥效果好?

    一、能量消耗,慢跑更胜一筹即使慢跑和快走的速度一样,慢跑的能量消耗和减肥效果也是大大优于快走的。所以各位懒蛋童鞋,无论如何,您也颠儿着跑……研究发现,走和跑在能耗方面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如下图。黑点是跑,白圈是走,可以看出来在同等速度下慢跑会比快走消耗更多能量。在速度比较慢的时候,跑的能耗甚至可以达

  • 每天跑步的人和每天举铁的人,谁更有健康优势?最佳运动方式推荐

    生活中很多人都坚持锻炼、健身的习惯,甚至有些每天都会抽出时间运动。但运动形式各不相同,有些人每天都会抽出1小时跑步、健步走等有氧运动;但也有人更喜欢健身房举铁、举哑铃等力量训练。看似都在运动,但却有很大差别。那每天花1个小时跑步的人和花1个小时举铁的人,谁更有健康优势?健康时报 图每天跑步的人和每天

  • 慢跑和快走优缺点大对比 哪个让你更快瘦?

    我经常纠结的一个问题就是跑步会不会长肌肉,快走真的可以减掉脂肪脂肪嘛?想要快速减掉脂肪又有效果的方法,还一直在纠结两个运动方式哪个更有效?不如看完这篇干货,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然后坚持下去。快走的优点:步行运动比较能轻松地展开,即使平时运动不足的人也很容易接受 。快走的缺点:快走运动不适宜过于长期地

  • 健步快走就是最好的运动之一,但很多人没走对!注意这5个细节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人最好每周至少进行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身体活动,或 75 分钟的高强度身体活动。而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要增加运动强度,健步快走就是最好的运动之一。不过,老年人还是要注意安全,不要勉强自己以免跌倒。平时我们正常走路运动虽然也有益,但运动强度不够。而健步快走通过加快步频进行锻炼,

  • 跑步比久坐死亡率高?谣言!但50岁以后,这4种锻炼或比跑步有用

    人一旦过了50岁,就不得不开始面临人生下半场的焦虑:容颜衰老、身材走形、体能下降、体质变差……如果在这个时候不注意保养,就容易给疾病以可乘之机,所以很多到了这个年龄段的人,都开始加入跑步的行列,毕竟老话说的好:“生命在于运动,越动越健康!”年过50岁的张大爷就一直践行着这个准则,自从过了50岁的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