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在跑道上跑步总是逆时针方向
如果留意跑步轨迹的朋友,可能会注意到大多数人在跑道上跑步时都会选择逆时针方向。关于为什么要逆时针跑步,目前并没有官方答案,但比较常见的说法认为,由于心脏在身体的左边,所以人在跑步时如果把重心偏向左侧,也就是使用逆时针的方向跑,更容易保持平衡。并且有研究发现,人们的左右腿功能有所区别,左腿的支撑能力更强,而右腿则更擅长跨步和发力,这使得逆时针跑步更符合人类生理运动机制。

2、跑步时听音乐可以有效提升耐力
著名运动心理学家提出,每分钟节拍数在120-140间的音乐是运动的首选,因为这样的节奏不仅和人的心跳速率吻合,还能使人产生“美的感受”,在两者的“和谐共振”下,可以让运动者的跑步耐力表现提高10%~15%。此外,在跑步结束后,继续听舒缓的慢歌还有助于加快身体的恢复,帮助心跳更快平复,同时也可以让人体快速补水,促进营养吸收,让内循环系统尽快恢复到跑前状态。

3、跑步时攥紧拳头也许会让你更疲劳
很多朋友在跑步时会不自觉地攥紧拳头,看似充满了力量,但其实这个小动作,会使手臂肌肉处于半紧张状态,导致其收缩和伸展能力受到影响。为了完成跑步时的正常运动,手臂肌肉不得不更加吃力地收缩,而这可能会使你消耗更多体能,加速疲劳。
因此,跑步时应保持手臂放松的状态,可以微微握拳,就像手中握着一个轻轻的球,这有助于让身体更好地放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