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老胃病患者,经常散步,有利于疏通经络气血、改善微循环
散步是指闲散、从容地行走。散步是一种适合中老年慢性胃炎患者的运动疗法。俗话说“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 “饭后三百步,不用上药铺”, “每天遛个早,保健又防老”。
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逸也精辟地指出:”食毕当行步,令人能饮食、灭百病。”可见散步是养生保健的重要手段。
散步是一项简单而有效的锻炼方式,也是一种不受环境、条件限制,人人可行的保健运动。大量实践表明,散步也是调治慢性胃炎,促使慢性胃炎顺利康复的有效方法。
散步对脾胃的好处
散步时,机体的整个内脏器官都处于微微的颤动状态,加之配合有节奏地呼吸,可使腹部肌肉有节奏地前后收缩,横膈肌上下运动,这对胃肠来说,可以起到一种有益的按摩作用,可以刺激消化液的分泌,促进胃肠的蠕动,从而收到提高胃肠消化功能的作用。
通过散步,可以畅达气机,疏通经络气血,益脾和胃,宁心安神,同时散步时宜人的环境还能调畅情志,使人保持心情舒畅。
患慢性胃炎时,胃的蠕动功能减弱,食后容易出现脘腹胀满及消化不良,适当的散步可改善人体的微循环,加强胃肠道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帮助消化,减轻胃脘部胀满不适等症状。
慢性胃炎患者散步时要注意时间的选择,一般不宜饭后立即散步。因为,进食后全身大量的血液集中于胃肠,以利于消化活动,此时若散步或进行其他体力活动,则影响胃肠血液供应,对消化不利。
因此,合理的安排是进食后静坐半小时,然后进行缓慢的散步活动。
散步前应使身体自然放松,适当活动肢体,调匀呼吸,然后再从容展步。散步时背要直,肩要平,精神饱满,抬头挺胸,目视前方,步履轻松,犹如闲庭信步,随着步伐的节奏,两臂自然而有规律地摆动。
散步宜缓不宜急,要根据个人的体力等情况决定速度和时间,宜顺其自然,而不宜强求。通常每次散步10—30分钟,每日散步1—2次。
散步的场地一般应选择在公园、林荫道上或乡间小路等空气清新处,不要到车多、人多或阴冷、偏僻之地去散步。
同时散步时还应注意衣服要宽松舒适,鞋要轻便,以软底鞋为好,不宜穿高跟鞋、皮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