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腰痛、腿痛患者日渐增多,不少人认为这是缺少锻炼导致的。于是,出现了两种情况,一种是有些腰痛的人通过科学锻炼,腰腿不痛了,可有些人却是越练越腰痛。
那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先来了解疾病的病因,能引起腰腿痛的常见疾病有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腰椎管狭窄症。这三种疾病病变部位都病在腰上,但症状却不同。
腰肌劳损是腰部肌肉病变,没有伤及到骨头,这类患者腰痛的特点是早上起床疼痛,起床后活动一会又减轻,下午疼痛严重,这是因为经过一夜的休息,腰部肌肉没有得到活动,血液流速较慢,致痛炎症没有排出去,所以早晨腰痛会更为严重,活动一会血液流动速度增加,炎症排出去一些,疼痛就减轻了。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椎间盘突出刺激和压迫到周围的坐骨神经,这种病的疼痛特点是从下腰部开始疼痛,一直放射到下肢,这种痛是放射性的,似火烧,似电击。
腰椎管狭窄症是腰椎间盘突出、黄韧带肥厚、关节突增生肥大、腰椎不稳等原因导致腰椎管的有效容积变小,刺激和压迫从内经过的神经,走两三百米路就感觉腰酸背痛,腿越走越胀,逐渐变得沉重,得找个地方坐一会儿,才能继续走。
中医对三种疾病的保守治疗方式一致,将三种疾病统称为“痹症”,临床主要治疗手段是以服用腰痛宁胶囊这类有温经通络,散寒除湿,消肿止痛作用的中成药,还可以联合针灸、推拿等治疗。
同时这类疾病还应积极进行科学的运动疗法,进行腰背肌锻炼,有助于减轻疼痛,同时还能起到预防复发的作用。
但这三类疾病的运动疗法却有不同,如未经过明确诊断,擅自进行运动,而做了不该做的动作,就容易加重腰腿痛。
腰肌劳损:适合的运动方式更广,前屈、后屈等等能锻炼到腰背部肌肉的运动方式都可以,只要掌握好强度,就可以通过锻炼缓解腰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避免做体前屈的动作,这样会加大腰椎间盘对坐骨神经的挤压,让腰腿痛更为严重。所以一旦做了体前屈的运动,比如仰卧起坐,站立够脚尖,前屈压腿这样的动作就容易加重腰腿痛。

腰椎管狭窄症:这类疾病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截然相反,最怕的是做后屈动作,比如某些瑜伽动作,以及用公园小区内随处可见的腹肌板做仰卧起坐,也容易加重腰腿痛,反而这类患者更喜欢前屈动作,比如骑自行车、体前屈(平卧仰卧起坐)等。

如果你的锻炼方式没错,可还是腰痛加重,可以找找其他原因,比如锻炼强度过大,锻炼时间过长,锻炼后没有及时擦干汗,让风寒湿趁机进入体内,也容易加重腰腿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