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运动结束后,常常会伴随着肌肉酸痛的现象,很多人在这时就会产生疑惑,我是否应该继续训练?
首先,我们需要考虑肌肉酸痛产生的原理,通常是由于肌肉自我修复而造成的,因此有这种感觉不是一件坏事,反而可以从侧面证明你的训练已经刺激到了肌肉。
但是另一方面,如果感觉到肌肉酸痛,并且比较严重的话,千万不要再继续保持原来强度的训练。

肌肉酸痛的话,请让它恢复以后再进行训练
我们的肌肉获得增长的直接因素不是取决于训练,而是休息。肌肉酸痛在证明肌肉正在恢复的同时,也意味着你的肌肉在短时间内受到损伤。
我们可以来看看继续训练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
首先,由于肌肉力量的短暂下降,继续训练也很难保持原来的强度,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会产生训练不到位的问题。这算是最轻的影响。
其次,在肌肉没有完全得到恢复的情况下再次训练,会又一次短暂地破坏肌肉的组织,使得身体超负荷,再次进入力量短暂下降的阶段,形成恶性循环。
最后,由于身体远远不如全盛时期,做与以往相同强度的训练的时候往往会有更大的受伤的风险,而一旦受伤,可能意味着你近一个月以来的努力都前功尽弃,相信这是谁都不愿意去接受的。
反之,如果我们休息的话,会有什么结果?
我们可能听说过一个词,叫做超量恢复。一般在大强度健身后48到72小时,超量恢复会发生,这意味着你的力量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增长,也是大部分人健身想要去获取的效果之一。
从这个角度上看,休息可以让你不费吹灰之力地获得力量的增长,而在48小时之内就再次进行大强度的训练,你很可能就进入不了超量恢复的阶段,白白错失了力量增长的机会,反而还有受伤的风险(甚至力量会下降)。
所以用一句话总结的话,连续的高强度训练对于普通人来说往往是吃力不讨好的。

每个人的身体素质情况不同,也有因人而异的部分
当然,每个人的体质有所差异,有些人可能24小时就可以基本恢复肌肉,而有些人却要恢复好几天,甚至一周。
对于专业的运动员来说,恢复的更快,可能都要不了一天。
因此,有些人可以连续地进行训练,是因为他们恢复地快,而不是单纯因为刻苦。训练固然要坚持,但是盲目而行往往会适得其反。
大部分人还是适用于48到72小时的原则,可以用肌肉是否酸痛,身体的感觉作为衡量标准。
不过,除了体质之外,我们还有其他的方法可以用来缓解肌肉酸痛,缩短训练周期。

泡澡可以缓解肌肉酸痛
最舒服的方法是泡澡
想必大家都听说过泡温泉的好处,这同样适用于运动后的肌肉恢复。只要在浴缸里灌满水,再往里面一躺,就可以享受了,何乐而不为?
拉伸运动必不可少
在大强度训练以后,再添加一些拉伸运动,可以让肌肉得到舒张,减少酸痛程度,促进恢复。
跑步等一些有氧运动
我们的肌肉之所以酸痛,很大部分原因是由无氧运动所产生的,这时候做一些轻度的有氧运动来中和,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此外,按摩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但是一个人比较难以实现。
综上,肌肉酸痛虽然无法预防,但是却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来减缓它,从而达到促进肌肉恢复,减少训练周期,取得更大进步的效果。
但是肌肉酸痛在没有明显减弱的情况下继续进行训练,不仅不会带来收益,还会带来风险,必须三思而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