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出生后,身体发育呈现着独特的规律,家长知道了这个规律,在后期的带养过程中就能更好地掌握要点,科学陪伴孩子成长。
简单概括,孩子出生后的大运动发展遵循以下规律:
幼儿大动作发育可概括为:
二抬、三翻、六坐、七滚、八爬、九立、周岁走、二岁跑、三岁独足跳。
从躯干到四肢:
婴儿的动作是全身性,笼统的,泛化的,进一步发展分化为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
从头到脚:
婴儿早期首先发展的是与头部有关的动作,比如面部表情、转头、觅食活动等。其次是躯干部的扭动,上肢挥动,下肢踢蹬,最后才是脚的动作。
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
幼儿先发展上肢的挥动、下肢的踢蹬,然后才是手的小肌肉动作能力的发展。
那不同阶段家长可以做哪些活动来帮助宝宝成长呢?
1~3个月
3个月左右的宝宝可以俯卧抬头、用手肘部分撑起身体、环顾四周,这时家长可以多跟孩子进行语言、眼神、表情和肢体的互动。
● 宝宝打水操
让宝宝平躺,妈妈握住宝宝的脚踝。先将宝宝的左脚上下摇一次,再将宝宝的右脚上下摇一次,双脚如同打水状。
也可以在宝宝的脚踝处施力,先弯曲、伸直宝宝的左脚,再弯曲、伸直宝宝的右脚,反复10次。
通过为宝宝辅助做打水操,可以锻炼宝宝的腿部力量、促进宝宝腿部肌肉发育,提高大运动能力。
3~6个月
5、6个月的宝宝,已经可以俯卧抬头、翻身,手臂力量逐渐增加,开始为坐姿准备。
● 小陀螺
让宝宝趴在床上,家长用玩具在宝宝旁边逗引,这时宝宝会以腹部为支点四肢腾空,上肢想够取玩具,下肢也着急地摇动,身体在床上打转。
这个动作能训练宝宝全身肌肉的动作及感觉和运动协调性。
6~8个月
这个时候孩子坐得比较稳当了,开始用上肢和腹部匍匐爬行,别人拉着可以站起。
● 我是小飞机
妈妈躺在床上,将双腿伸直,让宝宝趴在妈妈的小腿上,然后妈妈扶住宝宝的双手或躯干,慢慢抬腿。
这个游戏有利于锻炼宝宝的腹、背肌肉和平衡能力,为宝宝的爬行做准备。
8~10个月
8个月以后宝宝逐渐学会爬行,四肢更加灵活、协调,此时需要有依靠的站立,为独自站立和行走打基础。
● 听声爬行
让孩子趴在床上,家长拿着会发出声音的玩具,在孩子的四周活动,让孩子根据听到声音的方向去找玩具。可以锻炼孩子的协调能力和核心力量,促进肢体运动能力的发展。
● 去爬“山”
准备一些枕头、垫子、被子之类的东西,放在大床靠墙的位置,或干净的地板上,用玩具引导宝宝爬越过去,或者让宝宝依靠被褥的力量慢慢站起来,锻炼孩子下肢力量。
10~15个月
这个阶段的宝宝逐渐从走路踉踉跄跄,到灵活自如,大运动能力有了更高的提升。
● 来回踢球
对于宝宝来说,球是很好的玩伴。待宝宝开始走路后,家长可以跟孩子来回踢球,既可以锻炼孩子的视觉追视和灵活性,还能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 蹦跳游戏
让宝宝保持稳定状态,可以双手扶床沿或沙发,家长一边喊口令一边做双脚轻轻跳跃的动作,然后引导孩子模仿跳跃动作,家长要喊口号鼓励孩子,可以锻炼宝宝的平衡能力。
12~24个月
1岁以后宝宝逐渐学会单独行走、双脚跳跃、跑步、用脚尖站立、爬上爬下等等,他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大,能力也愈发提高。
● 走“S”形线
在地上画一个约10米长的“S”形线,让孩子踩着线往前走,注意要保持脚始终踩在线上,可以促进孩子的协调能力和平衡感。
● 跳格子
经典的跳格子游戏,也是锻炼孩子大运动能力的好方法。在地上画出几个方格,家长带孩子一起练习单腿跳、双腿跳和单双腿切换的动作,锻炼下肢稳定性。
24~36个月
2、3岁的宝宝,他的大运动能力更加成熟,可以自己能双脚交替地上下楼梯,会骑着儿童三轮自行车到处跑,开始发展精细动作。
● 起跳摸物
在门框或高处绑一个气球,让孩子跳起来伸手够气球,待孩子能力提升后,就把气球绑得稍微高一点。可以锻炼孩子的腿部肌肉力量,提升视动统合能力。
● 追影子
在充满阳光的时候,带孩子去户外,家长跳到地上宝宝的影子中,然后让宝宝进行躲闪,也可以两人互相踩影子。家长可以变换奔跑速度,锻炼孩子的反应和肌肉控制能力。
游戏的方法有很多,只要我们用心观察、耐心陪伴,孩子的成长才会更健康、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