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跑步知识 >

跑步该怎么跑 ?掌握3个原则,5个技巧,奔跑无忧

无伤跑的3个原则:

一、10%原则

本周训练量的增加幅度最好不超过上周的10%。

《跑者世界》的编辑Joe Henderson和跑步专栏作家Joan Ullyot在20世纪80年代首次提出了这个规则,他们认为过快的增加训练量容易造成伤害——当你开始跑步或暂停一段时间后重新开始跑步时,每周的训练量增加幅度最好控制在10%以内

这个规则的意思是可以谨慎增加训练量,但不要超过最高限制,并且在有不适感觉时需要减少训练量。加量的前提是前几次跑步感觉舒适,精神饱满,并且没有疼痛等不适感觉。

二、跑一休一原则

强调过跑一休一的合理跑步频率,但有些人还是每天都跑步。这是错误的做法,因为这样容易导致受伤。

为了保护身体,每周跑步3到4次,每次跑步之间需要间隔开。在一次有效的运动后,肌肉和身体组织会受到微小的损伤,经过良好的休息、营养补充和48小时后,身体会自行恢复。

因此,坚持跑一休一的跑步频率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避免受伤,保持身体健康。

三、按心率跑原则

跑步时的心率应该不超过(180-年龄)次/分钟。这种心率对于初学者来说是非常适合的,无论他们的跑步目的是减肥、放松还是健身。

速度是跑步伤病的主要因素,通过控制心率跑步可以避免跑得太快而产生危险。如果长期保持这个心率跑步,跑步者的速度也会逐渐提高。

因此,采用控制心率的跑步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更有效地达到他们的跑步目标,并减少受伤的风险。

无伤跑的5个技巧:

跑步中有几种情况特别容易造成伤害,总结了几个:

1、腾空过高;

2、步距过大(基本就是腾空过高引起的);

3、落地脚部和地面冲击过猛;

4、身体不稳定导致落地不稳定;

这些错误的跑步技术会导致局部受到额外压力,日积月累下就像高压锅被堵住出气孔一样。如果不及时调整,可能会导致受伤。下面5个跑步技巧可以避免大部分受伤情况的发生。

1、小步幅高步频

步幅越大,身体在空中停留的时间越长,着地时对身体的冲击力越大,同时对肌肉的伸展性要求也越高,这就使得身体更容易受伤。

采用小步幅高步频的方式,高步频情况下就落地脚就不会过度前伸,也不容易大步幅。


要要高到什么程度?给出一个参考值:170-180步/分钟

2、落地轻缓

第一点提到大步幅会导致高腾空,而高腾空又会使得落地时脚大力砸向地面,从而让脚和膝盖受到更大的冲击。这种情况长期持续下去,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因此,我们需要注意跑步时的动作,保持自然流畅轻缓。想象一下,你正在悄悄接近情人,这个时候你需要轻缓落地,不能有太响的落地声。按照这样的方式跑步,就是正确的。

有些跑者跑步时有非常大的落地声,这样的落地方式,让脚部硬生生承受了更多的地面冲击力,就非常容易受伤。

3、脚落地的位置不要在膝盖的前边

当脚落地的位置在膝盖的前面时,容易造成膝关节伸直,甚至锁死(在每次站起的时候,能发现膝关节在最后的阶段仿佛卡起来了,这是个自然机制,为了增加站立的稳定性)。

此时有相当向前的力量通过地面反馈,冲击到膝关节。因此,在落地时,要控制脚踝的位置,使其尽可能在膝盖的正下方

4、落地脚的膝盖保持微微弯曲

这种膝盖微微弯曲的姿势可以有效地吸收冲击力,减轻落地时身体对脚部的压力。此外,这种姿势还可以避免第3点提到的膝关节伸直的错误动作。

5、挺直腰部,保持上半身正直稳定

腰腹部是身体的核心,类似于大厦的地基,其不稳定或结构不良可能导致身体和落地脚的不稳定,从而引发损伤。

跑步时保持上半身的中正,避免向前或向后倾斜,就象有一根绳子始终系在你的头顶并向上拉。

同时,脚尖应始终朝向前方,避免落地时双脚扭向一侧,这样可以减少踝关节受伤的风险。

其实,许多跑步者受伤的原因并非外界因素,而是由于自身原因所导致的。据统计,约90%的跑步受伤是由于自身原因引起的。因此,我们应该从自身中去寻找错误点,并对其进行调整。这包括跑姿、训练计划和训练理念等方面。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才能够实现无伤跑步,减少受伤的风险。

相关文章
  • 1000米的训练方法

    1000米属于中长跑距离。首先,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1、每跑两步或三步一吸气,每跑两步或三步一呼气。2、呼气应该有一定的深度,约占肺活量的三分之一,而且要着重呼气,只有充分呼出二氧化碳,才能充分吸进氧气。3、呼吸一般用鼻子与半张开的嘴同时进行,冬季练长跑或顶风跑时,为了避免冷空气和强气流直接刺激咽喉,

  • 15个1000米,从“紧张”到“跑嗨”

    “从跑前胆怯,到第15个跑嗨,感觉速度耐力有提升,也可能是自己的控速能力有进步”,全马“247”的大众跑者温巧茂在完成15个1000米间歇训练后总结到。间歇训练对于提升中长跑运动员专项能力意义非凡。由于间歇训练强度大,带给运动员心肺和肌肉的刺激比较大,特别是跑到最后几组时,体内积累的乳酸无法第一时间

  • 一千米跑不下来怎么练

    在田径的世界里,一千米跑如同一场速度与耐力的双重考验,它不仅是对运动员体力的挑战,更是对意志的磨砺。对于那些在跑道上追求卓越的体育爱好者来说,完成一千米的距离有时似乎遥不可及。本文旨在提供一系列全面而深入的训练策略,帮助你逐步提升你的一千米跑成绩。一、起步:自我评估与目标设定在踏上跑道之前,首先要了

  • 跑步:身心疗愈的奇妙法宝

    在当今时代,教育和职业带来的压力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人们所承受的压力、焦虑甚至抑郁问题日益严重,全球竟有多达 3.5 亿人被抑郁症困扰。世界卫生组织(WHO)明确指出,由于久坐的生活方式,80%的年轻人缺乏足够的运动。而此时,跑步成为了治疗这些问题的一剂良药。很多不常跑步的人对跑步的真正益处持怀疑

  • 跑步时的呼吸方式,你真的了解了吗?

    人在静息的状态下,每分钟要呼吸12次左右,一天呼吸的次数竟然可以高达18000次。在我们运动的同时由于需要的氧气变多,所以呼吸的频率以及呼吸的深度也会进一步的提升。呼吸是为了提供身体组织代谢所需要的氧气,同时呼出体内的二氧化碳,来达到我们身体的酸碱平衡。那我们在运动时呼吸都是怎样的呢?其实我们可以分

  • 跑步用嘴呼吸还是鼻呼吸不纠结

    跑步是一项非常健康的运动,它能够增强身体的耐力、改善心肺功能、减少体重和压力等好处。然而,在跑步时应该用鼻子呼吸还是嘴呼吸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许多跑步爱好者会争论哪种呼吸方式更好,但到底哪种方法才是最好的呢?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用鼻子呼吸的好处。鼻子是人体中的一个自然过滤器,可以过滤掉空气中的灰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