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跑步知识 >

怎样跑步快更省力?把握住这个关键就够了

绝大多是进阶跑者跑步的时候,会很自然地想要跑得更快,更省力。

而提升跑步效率,跑得更快,更省力的关键就是「前倾」。

你可以把前倾的臀部想象成汽车的油门,前倾角度愈大,就像油门踩得愈深,车速也将愈快。

为什么要前倾?

从力学的角度来看,从静止到移动是一种从平衡到失衡的状态。平衡时重心在支撑点的正上方;移动则是重心离开支撑点后力失衡的结果,失衡的方向即为物体移动的方向。

▲ 左图是最容易转换支撑的关键跑姿(平衡姿势),右图是转换支撑的姿势(失衡姿势)

原地跑和向前跑的最大区别在于“前倾”。

原地跑时臀部始终在双脚的正上方,前倾角度为零,不管摆臂多用力或步频多快,都无法向前,只能在原地跑。但是当跑者将身体重心前倾,就会开始向前跑。前倾角度越大,速度就越快(前倾角度的定义可以参考上图,它是前脚掌到臀部这条线的倾斜度)。

前倾的技巧是跑步技术中最关键的部分。

顶尖跑者们的「前倾」角度是多少?

不管技巧好坏,人体在跑步过程中能维持的前倾角度的极限是22.5度。百米的世界纪录保持人博尔特在打破世界纪录时,最后60~100米的平均前倾角度是21.4度,这是目前量测出的最大前倾角度。

我们再来看看长距离选手:

目前10公里的世界纪录是由埃塞俄比亚的凯内尼萨·贝克勒于2005年8月26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创下,时间是26分17秒53(时速为22.83km/hr,步速为2:38/km)。在这个速度下他的平均前倾角度是17.3度。

跑步前倾的最佳时机

前倾的最佳时机是什么时候?

跑一场比赛下来需要一直保持相同的前倾角度吗?

先回答第二个问题,答案是「不用」。

若是在400米的操场上进行比赛(或是在完全平坦的道路上进行马拉松),技术优秀的精英跑者真正需要加大的前倾角度,就只有在开赛的前几秒而已。从物理上来看:

  • mа=mg × sin α

消去人的体重m,因此 а=g × sin α。

也就是说,水平加速度(а)跟前倾角度(α)成正比,前倾角度愈大,加速度愈大。

加到所能维持的速度后,还要前倾吗?

要的。但已经不用再像起跑加速时一样向前倾那么多,此时前倾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保持惯性时所产生的阻力」,这些阻力有三种:

  • 风阻:慢跑时当然不用考虑风阻,但从流体力学的公式来看,风阻=1/2×空气密度×移动速度的平方×风阻系数×身体横断面积。速度加快一倍,风阻会成平方倍数成长。所以当你跑到时速15公里以上(四分速)时,风阻可是很可观的。

  • 脚掌落地时所产生的磨擦力。

  • 脚掌跨到身体前方时所形成的剎车效应。

在维持速度时,除了风阻是你无法减少的之外,磨擦力和剎车效应都可藉由跑步技巧来减低。所以在判断两位5公里PB都是20分的跑者谁的技巧比较好,可以看他们在跑步的过程中谁的前倾角度比较小。前倾角愈小,代表他的跑步技巧比较好,因此产生的额外阻力比较少。反之,另一位5公里PB也是20分但平均前倾角度较大的跑者,则代表他的技术较差,但体能较好。

不管技巧好坏,人体的结构在跑步过程中(起跑时的动作不算)所能维持的最大前倾角度极限是22.5度。

使用影像分析来研究其他精英跑者的跑姿时,发现不少长距离跑者的平均前倾角度也是17度,但他们的步速也才每公里3分多,离2:38/km还有一大段差距,为什么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这些跑者的动作产生太多额外的阻力,也就是落地时的磨擦力与剎车效应太大。

但因为大部分的跑者技巧都没那么完美,具体来说就是:

  • 脚掌触地时间较长,因此落地的磨擦力较大

  • 脚掌向前跨得离臀部(重心)较远,因此剎车效应较大

在相同的前倾角度下,却只能跑出更慢的速度,正是代表「每一步都一直减速再重新加速的结果」。

对于技术优良的长跑者而言,在跑马拉松时,需要加大前倾角度时间只有:在起跑时(取得最初的加速度)加速达到自己的M配速(Marathon Pace)、进补给点有停顿重新启动与上坡时。

另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要确定自己是不是有前倾的动作,需要拍摄与录像,自己的感觉是不会准确,而且大部分的人会误以为前倾是肩膀往前,但真正的前倾部位应该是臀部才是,肩膀和臀部应该尽量保持在同一铅直线上。透过摄影,你才能确定实际的跑姿是否与臀部前倾(上身挺直)的感觉一样。

总结一下

怎样做一个好的「前倾」动作?

01不需要一直保持相同的前倾角度,但需要一直前倾

从物理上来看,前倾角度越大,人体向前运动的加速度也越大。但在比赛时我们不可能一直加速,所以也就不用一直加大前倾角度。、

02跑步过程中,同等速度下前倾角越小,技巧越好

在维持速度时,除了风阻无法减少之外,摩擦力和刹车效应都可通过跑步技巧降低。

前倾角越小,跑步技巧越好,因此产生的额外阻力越少。而前倾角度较大,则说明跑者的技术较差,但体能较好。

03跑马拉松时,选择这3个时机加大前倾角度

何时是一位技术优良的马拉松跑者在比赛时加大前倾角度的最佳时机?

  • 在起跑(取得最初加速度)加速到自己的M配速时;

  • 进补给点停顿后重新开跑时;

  • 上坡时。其他时间跑者只要维持小幅度的前倾,维持前进的惯性即可。

相关文章
  • 锻炼应该选择“跑”还是“走”?

    随着现代人生活品质的提高,对健康的日益注重,如何锻炼身体已经越来越多地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很多人都有自己的锻炼方法,有跑步的、打球的、跳广场舞的……不一而足。今天口袋郎中主要介绍最普通和简单的两种锻炼方式——跑步和走路。“跑”和“走”效果一样吗?很多人说:“从运动力学的角度来看,跑1公里或者走1公里

  • 快走与慢跑,哪个减肥效果好?

    一、能量消耗,慢跑更胜一筹即使慢跑和快走的速度一样,慢跑的能量消耗和减肥效果也是大大优于快走的。所以各位懒蛋童鞋,无论如何,您也颠儿着跑……研究发现,走和跑在能耗方面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如下图。黑点是跑,白圈是走,可以看出来在同等速度下慢跑会比快走消耗更多能量。在速度比较慢的时候,跑的能耗甚至可以达

  • 每天跑步的人和每天举铁的人,谁更有健康优势?最佳运动方式推荐

    生活中很多人都坚持锻炼、健身的习惯,甚至有些每天都会抽出时间运动。但运动形式各不相同,有些人每天都会抽出1小时跑步、健步走等有氧运动;但也有人更喜欢健身房举铁、举哑铃等力量训练。看似都在运动,但却有很大差别。那每天花1个小时跑步的人和花1个小时举铁的人,谁更有健康优势?健康时报 图每天跑步的人和每天

  • 慢跑和快走优缺点大对比 哪个让你更快瘦?

    我经常纠结的一个问题就是跑步会不会长肌肉,快走真的可以减掉脂肪脂肪嘛?想要快速减掉脂肪又有效果的方法,还一直在纠结两个运动方式哪个更有效?不如看完这篇干货,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然后坚持下去。快走的优点:步行运动比较能轻松地展开,即使平时运动不足的人也很容易接受 。快走的缺点:快走运动不适宜过于长期地

  • 健步快走就是最好的运动之一,但很多人没走对!注意这5个细节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人最好每周至少进行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身体活动,或 75 分钟的高强度身体活动。而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要增加运动强度,健步快走就是最好的运动之一。不过,老年人还是要注意安全,不要勉强自己以免跌倒。平时我们正常走路运动虽然也有益,但运动强度不够。而健步快走通过加快步频进行锻炼,

  • 跑步比久坐死亡率高?谣言!但50岁以后,这4种锻炼或比跑步有用

    人一旦过了50岁,就不得不开始面临人生下半场的焦虑:容颜衰老、身材走形、体能下降、体质变差……如果在这个时候不注意保养,就容易给疾病以可乘之机,所以很多到了这个年龄段的人,都开始加入跑步的行列,毕竟老话说的好:“生命在于运动,越动越健康!”年过50岁的张大爷就一直践行着这个准则,自从过了50岁的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