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身知识 >

锻炼肩胛关节响怎么锻炼推荐(运动时关节响是病吗?保护你八大关节的锻炼秘籍在这里!)

爱护身体不只是说去运动健身而已,更要在过程中保护自己,避免造成运动损伤。

“我做动作身体有些地方总会响为什么?”

“我一蹲下脚踝就响是怎么回事?”

“我走路的时候髋那里就响,是为什么?”

……

许多小伙伴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锻炼的时候,老听见骨头关节嘎嘣嘎嘣响。虽然不疼,但挺担心的,到底是怎么回事?

今天,社体君就来跟大家聊聊,如果运动时关节发出响声,是在传达什么信号,到底用不用“理会”呢?

关节发出声响用不用“理会”?

运动健身的时候我们都会需要关节的参与,关节的作用很大,同时也“鸭梨山大”。

那么,运动途中关节发出声响是在“呼救”,还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呢?

关节弹响可以分为两种,一种就是生理性的关节弹响,一种是病理性关节弹响。

生理性关节弹响

生理性关节弹响是来自关节腔内的清脆、单一、无痛的爆裂样音响。

正常成人的关节在处于一定时间的静止状态后,如果受到突然的牵拉或屈伸,常会发出清脆的爆裂样音响。

例如,当人体静止一段时间后突然挺胸、耸肩、张口、伸屈四肢、扭转或伸屈躯干时,四肢、颞颌、脊椎关节常“啪啪”作响。这种弹响更可故意产生,例如在压折手指时。

生理性弹响一般在热身不充分、突然猛然用力等情况下发生,不需要特别处理,也不必为此过于惶恐不安。

要注意的是,生理性弹响需要满足四个条件:

1.只发生在关节突然牵拉或弯曲的时候。比如久站之后突然屈膝下蹲,那么膝关节和踝关节都有可能有声响。

2.不会连续弹响。也就是说这次弹响和下次之间是有间隔的。

3.响声清脆,只响一下。这个可以想一下你掰手指的时候,掰的时候只会出现一声响。

4.没有疼痛,反而会感觉轻松。

如果不满足以上四点的话,那就属于病理性关节弹响。

病理性关节弹响

它可根据不同的病因和病理分为骨原性、滑膜原性、肌腱原性等多种,其响声可以是清脆的、沉闷的或磨砂样的,多数伴有疼痛或不适感,并且都是可以连续发生的。

一旦出现病理性的弹响疼痛,应该立即停止运动然后去找医生。

如何避免关节异响?

在运动健身过程中,我们也应该学习如何避免或者减少此类状况的发生。

1. 热身运动,不可省掉的步骤

在运动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热身,避免关节在静止状态下突然的牵拉或屈伸。

2. 训练动作的纠正和发力

很多人在训练时无法正确掌握训练姿势,这一点一定要认真对待。

错误的姿势会使发力点偏移,对关节,骨膜造成压迫。扭曲的发力还会使骨膜压力翻倍,磨损更严重。

比如在深蹲时应该保持双腿与肩部同宽,上身微微前倾保持平直,下蹲时缓慢下蹲至水平。

刚开始应该做5至10分钟热身,尽量避免大重量训练,应该先适应自身重力,再尝试重量训练。

硬拉应该注意两腿站立略窄与肩宽,手握杠铃宽于腿距。上提时双腿微弯曲慢慢上升直至上身挺直,下放时至杠铃落至地面。

3. 运动过程中的护具防护很必要

护具防护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有时候大重量的训练护具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护和卸力作用。保护关节不受重量的恶性压迫。

4.运动拉伸,不可忽视的运动恢复

在做完动作训练之后一定要记得做拉伸恢复,这是必不可少的可以最大程度减少运动损伤。

如何保护人体八大“劳模关节”?

人体的八大“劳模关节”(颈椎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手关节、髋关节、膝关节以及踝关节),你的运动全靠它们的协调支持。

它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下面,就让我们来认真学习学习这八大关节的具体保护和保养方法吧。

颈椎关节

颈椎是脊椎最上面的7块椎骨,很灵活,可一旦受损伤,就会变得非常僵硬。在我们看电脑、熨衣服的时候,都会让身体向前弯曲,给椎间盘造成压力,进而加重颈椎关节僵硬,所以办公时最好不要长时间低着头。

保养方法:将下巴尽量下压贴近胸部,然后抬头看天花板。动作缓慢,连做5次,再同样缓慢地将头部左右下压10次,有利于锻炼颈椎关节。

肩关节

肩膀平时不会承受重量,因此肩关节磨损的概率较小,最大的危险来自运动损伤。当肩关节出现问题时,起初的症状为洗头等动作发生困难,随之而来的症状就是肩膀疼痛、僵硬。

保养方法:双手举过头顶拉伸,可提高肩部灵活度,走路时摆臂也有很大帮助。为防止弓腰驼背增加肩关节磨损,每天可将肩部大幅度向后转动10次。

肘关节

举重物会导致肘关节损伤,做伸臂和旋转这样的动作,也会拉伤肘关节附近的韧带。“网球肘”或“高尔夫肘”都是因反复用力做肘部运动造成的。

保养方法:使用电脑时,鼠标最好离身体近点,以免拉伸肘关节韧带。每天做弯曲伸直手臂的动作10次,可以让肘关节周围的肌腱和韧带保持柔软。避免经常抓举过重物体以及反复快速伸臂旋转动作。

腕关节和手关节

手指的关节比腕关节更容易发生磨损,尤其是那些长时间做手工活的人,比如织毛衣的女性常常会觉得大拇指根部疼痛。

保养方法:最好不要让手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经常做做抓握动作,或者一手握拳,另一手抱住拳头,左右上下活动手腕。活动越多样化,对腕关节和手关节的保护越有利。

髋关节

走路或站立时,髋关节承受整个上身的重量,它是所有承重关节中活动幅度最大、磨损最厉害的关节。一般人到45岁以上,男女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髋关节问题。要护好髋关节,增强髋关节周边的肌肉、韧带和肌腱力量非常重要。

保养方法:建议选择瑜伽、普拉提、游泳和骑车等冲击性小的活动。跑步前要充分热身,让关节充分活动后,再开始锻炼。运动时最好选橡胶底的鞋,它比皮底鞋减震效果更好,有利于保护髋关节。日常生活中,每天向后甩腿10次,或者经常左右摇摆,可以锻炼髋关节。

膝关节

在全身关节中,膝关节是第二易磨损的关节。要护好膝关节,必须让自己的双腿肌肉更强健,如果腿部肌肉没力气,跑步或走路时,膝关节就会反复受到冲击,导致软骨磨损。

保养方法:运动前充分热身,尤其是平时不爱运动的人,偶尔运动时易因动作过猛、急速扭转损伤膝关节。减肥也可缓解体重对膝关节的压力。平时多做抬腿运动,捡重物时则要避免靠膝部支撑。

踝关节

走路或跑步时,踝关节最先受到冲击。爱穿平底鞋的女性、弓形足和扁平足的人容易得踝关节炎。

保养方法:鞋子的最佳鞋跟高度为1.3~3.8cm,尽量不要长期穿平底鞋和“人”字拖。可做踝关节操锻炼,保持坐姿,脚尖上下运动10次,然后再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脚尖,早晚各做一次。

相关文章
  • 锻炼应该选择“跑”还是“走”?

    随着现代人生活品质的提高,对健康的日益注重,如何锻炼身体已经越来越多地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很多人都有自己的锻炼方法,有跑步的、打球的、跳广场舞的……不一而足。今天口袋郎中主要介绍最普通和简单的两种锻炼方式——跑步和走路。“跑”和“走”效果一样吗?很多人说:“从运动力学的角度来看,跑1公里或者走1公里

  • 快走与慢跑,哪个减肥效果好?

    一、能量消耗,慢跑更胜一筹即使慢跑和快走的速度一样,慢跑的能量消耗和减肥效果也是大大优于快走的。所以各位懒蛋童鞋,无论如何,您也颠儿着跑……研究发现,走和跑在能耗方面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如下图。黑点是跑,白圈是走,可以看出来在同等速度下慢跑会比快走消耗更多能量。在速度比较慢的时候,跑的能耗甚至可以达

  • 每天跑步的人和每天举铁的人,谁更有健康优势?最佳运动方式推荐

    生活中很多人都坚持锻炼、健身的习惯,甚至有些每天都会抽出时间运动。但运动形式各不相同,有些人每天都会抽出1小时跑步、健步走等有氧运动;但也有人更喜欢健身房举铁、举哑铃等力量训练。看似都在运动,但却有很大差别。那每天花1个小时跑步的人和花1个小时举铁的人,谁更有健康优势?健康时报 图每天跑步的人和每天

  • 慢跑和快走优缺点大对比 哪个让你更快瘦?

    我经常纠结的一个问题就是跑步会不会长肌肉,快走真的可以减掉脂肪脂肪嘛?想要快速减掉脂肪又有效果的方法,还一直在纠结两个运动方式哪个更有效?不如看完这篇干货,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然后坚持下去。快走的优点:步行运动比较能轻松地展开,即使平时运动不足的人也很容易接受 。快走的缺点:快走运动不适宜过于长期地

  • 健步快走就是最好的运动之一,但很多人没走对!注意这5个细节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人最好每周至少进行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身体活动,或 75 分钟的高强度身体活动。而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要增加运动强度,健步快走就是最好的运动之一。不过,老年人还是要注意安全,不要勉强自己以免跌倒。平时我们正常走路运动虽然也有益,但运动强度不够。而健步快走通过加快步频进行锻炼,

  • 跑步比久坐死亡率高?谣言!但50岁以后,这4种锻炼或比跑步有用

    人一旦过了50岁,就不得不开始面临人生下半场的焦虑:容颜衰老、身材走形、体能下降、体质变差……如果在这个时候不注意保养,就容易给疾病以可乘之机,所以很多到了这个年龄段的人,都开始加入跑步的行列,毕竟老话说的好:“生命在于运动,越动越健康!”年过50岁的张大爷就一直践行着这个准则,自从过了50岁的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