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身知识 >

肩膀锻炼疼痛还能锻炼吗有什么解决方案(肩痛如何继续训练?几个关键思路不可不知)

肩痛不必默默忍受。这些都是避免肩膀疼痛的最佳动作,也是让你走上无疼痛举重之路的最佳训练技巧。

近年来,对于训练者来说,肩膀逐渐取代了下背部的地位,成为最容易疼痛的身体部位。为什么?部分原因在于肩膀的构造,但更多跟我们自己有关——我们的训练方式,如何照顾自己,以及在生活中的动作姿势。

坦率地说,我们作为撸铁爱好者,在热身、训练和照顾肩膀的过程中并没有给自己带来任何帮助。这就是为什么第一步是要提醒你,你正在做的事情可能对你的处境没有帮助。然后我们将展示一些常规举重的避免伤痛的替代动作,并且教你如何在训练中付诸行动。

如果你想要在推拉动作和生活中不再感到疼痛,本文就是你需要知道的知识。

第一步:不要让事情变得更糟

与其他疼痛的部位相比,更多人在试图缓解肩膀疼痛时把问题变得更糟。以下是一些例子:

追求肩膀的灵活性:灵活性绝对不是治疗肩膀疼痛的万能药。事实上,比起灵活性,你更需要稳定性。不幸的是,“伸展”肩膀也不是好事,剧烈的拉伸会拉扯肩囊,使伤势更严重!

跳过俯卧撑:随着在负重动作中用的重量越来越大,往往会忽略俯卧撑。这是错误的!不像其他推的动作,俯卧撑实际上能促进肩膀的正常功能。如果你想做到更多次卧推,但是不能完美地做一组10-15次俯卧撑,那就是在自找麻烦。

推多于拉:由于现代动作趋势和肩膀本身的结构,拉的动作至少是推的两倍甚至三倍。认真对待!简而言之:利用好热身动作!

只做器械训练。要练出强壮、有力量的肩膀,有时需要用自由重量和阻力带等工具来训练,而不是只用器械。特别是阻力带,它应该永远住在你的健身包里。

在拉伸的状态下训练:在训练中,注意那些在快速移动的同时进行大力伸展的动作。一些经典的例子包括浪花式引体向上和引体挺身。这对于受伤的肩膀来说是有问题的。有些人做这些动作没什么问题。但大部分的人都会有影响。

肌肉疲劳时做过头推:当你已经感到需要力量或稳定性的动作会让肩部处于危险中的时候,你应该接受极限,并且和尊重你的人一起训练。

第二步:替换动作

最大的错误是什么?继续做导致肩部疼痛的动作,而不是找替代方法。

这些动作金字塔展示了最常见的加重肩关节疼痛动作的完整进化史。底部的动作是最容易上手的,而顶部的动作是最需要技巧,难度最高的——比如杠铃军式推举。你的目标是要在没有疼痛的情况下找到最高级的变式动作。然后,在训练中用这个变式动作。

如果你想参照的训练计划里有大重量平板卧推,你知道这会让肩膀疼痛,那么可以这样做:在动作金字塔上挑一些疼痛度在它之下的动作。我个人最喜欢的一个动作是拉力带俯卧撑。或者你可以用地雷推举代替军式推举。

水平推金字塔:

  • 最高:平板杠铃卧推
  • 轻微上斜杠铃卧推
  • 哑铃卧推
  • 45度哑铃卧推
  • 哑铃挤压推举
  • 负重俯卧撑
  • 俯卧撑
  • 双手抬高俯卧撑

垂直推举

  • 最高:杠铃过头推
  • 杠铃刮蹭架上推举
  • 坐姿哑铃过头推
  • 单腿跪立单臂中性握姿哑铃推举
  • 单腿跪立单臂T形杠铃胸前推
  • 单腿跪立单臂T形杠铃Y型胸前推

垂直拉

  • 最高:中性握姿/旋后/旋前引体向上
  • 拉力带引体向上
  • 背阔肌下拉
  • 中性握姿背阔肌下拉
  • 直臂下拉
  • 高角度绳索划船

水平拉

  • 最高:附身划船变式
  • 单臂哑铃划船
  • T形杠铃划船
  • 低滑轮绳索
  • 胸靠划船
  • 反向划船

这一点很重要:不要觉得你必须做金字塔顶端的动作!集中精力做好你能做的事,并在这方面变得更强。你可以做很长时间的地雷推举和俯卧撑。

第三步:重新开始训练

如果你正在制定自己的训练计划,这里有三个可以参考的重要原则:

1. 不要强制运动。你不需要平板卧推也能练出漂亮的胸部,不需要大重量卧推也能练出好看的肩膀。做自己的主导,选择不会带来伤痛的变式动作,不管已经制定的计划是怎样的。

2. 优先考虑上背部。给上背部越多训练量越好,用上你能用到的所有工具:弹力带、哑铃、绳索等等。增加上背部训练量最好的方法就是热身。这个三步循环可以完成90次的“拉杆”动作,血液进入你的肩膀,没有什么能比得上

3. 拥抱侧平举和孤立训练。轻重量孤立训练,如哑铃侧平举,可以对脆弱的肩膀产生奇妙的效果。即使你不是一个健美运动员,也可以考虑用轻重量做侧平举来获得泵感,结束你的训练——只需要5磅!

是的,你可以在避免伤痛情况下举重

肩痛并不是运动员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事实上,你所能控制的东西比你意识到的要多。是时候用上它了!

相关文章
  • 锻炼应该选择“跑”还是“走”?

    随着现代人生活品质的提高,对健康的日益注重,如何锻炼身体已经越来越多地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很多人都有自己的锻炼方法,有跑步的、打球的、跳广场舞的……不一而足。今天口袋郎中主要介绍最普通和简单的两种锻炼方式——跑步和走路。“跑”和“走”效果一样吗?很多人说:“从运动力学的角度来看,跑1公里或者走1公里

  • 快走与慢跑,哪个减肥效果好?

    一、能量消耗,慢跑更胜一筹即使慢跑和快走的速度一样,慢跑的能量消耗和减肥效果也是大大优于快走的。所以各位懒蛋童鞋,无论如何,您也颠儿着跑……研究发现,走和跑在能耗方面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如下图。黑点是跑,白圈是走,可以看出来在同等速度下慢跑会比快走消耗更多能量。在速度比较慢的时候,跑的能耗甚至可以达

  • 每天跑步的人和每天举铁的人,谁更有健康优势?最佳运动方式推荐

    生活中很多人都坚持锻炼、健身的习惯,甚至有些每天都会抽出时间运动。但运动形式各不相同,有些人每天都会抽出1小时跑步、健步走等有氧运动;但也有人更喜欢健身房举铁、举哑铃等力量训练。看似都在运动,但却有很大差别。那每天花1个小时跑步的人和花1个小时举铁的人,谁更有健康优势?健康时报 图每天跑步的人和每天

  • 慢跑和快走优缺点大对比 哪个让你更快瘦?

    我经常纠结的一个问题就是跑步会不会长肌肉,快走真的可以减掉脂肪脂肪嘛?想要快速减掉脂肪又有效果的方法,还一直在纠结两个运动方式哪个更有效?不如看完这篇干货,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然后坚持下去。快走的优点:步行运动比较能轻松地展开,即使平时运动不足的人也很容易接受 。快走的缺点:快走运动不适宜过于长期地

  • 健步快走就是最好的运动之一,但很多人没走对!注意这5个细节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人最好每周至少进行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身体活动,或 75 分钟的高强度身体活动。而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要增加运动强度,健步快走就是最好的运动之一。不过,老年人还是要注意安全,不要勉强自己以免跌倒。平时我们正常走路运动虽然也有益,但运动强度不够。而健步快走通过加快步频进行锻炼,

  • 跑步比久坐死亡率高?谣言!但50岁以后,这4种锻炼或比跑步有用

    人一旦过了50岁,就不得不开始面临人生下半场的焦虑:容颜衰老、身材走形、体能下降、体质变差……如果在这个时候不注意保养,就容易给疾病以可乘之机,所以很多到了这个年龄段的人,都开始加入跑步的行列,毕竟老话说的好:“生命在于运动,越动越健康!”年过50岁的张大爷就一直践行着这个准则,自从过了50岁的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