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身知识 >

坚持锻炼1周、1个月、1年后,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

上班的时候坐一整天,下班之后只想躺在床上玩手机……这像不像平时的你?

比起运动,很多人在业余时间更愿意刷社交媒体、看视频、玩游戏。

坚持锻炼的人和不爱运动的人,身体有什么差别?《生命时报》采访专家为你解答,并通过一个“健身金字塔”帮你轻松完成每天身体需要的运动量。

缺乏运动,器官机能下降30%

当下,缺乏运动已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问题。

2018年9月,世界卫生组织在《柳叶刀》期刊上发布了一项关于全球日常运动量的报告:

所有成年人中,运动不足的比例高达27.5%,超过了1/4,相比2010年的调查数据又升高了7.5%。

世界卫生组织表示,运动不足是造成全球过早死亡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

器官机能下降

人体长期缺乏运动,会使组织器官机能下降30%,可引起基础肌肉萎缩和呼吸循环功能低下。

  • 使颈部、腹部、腰背部及大腿部的肌肉力量降低,引起肩酸痛、腰痛、膝关节痛等症状。
  • 呼吸循环功能低下,即使轻微劳动也会发生心悸和呼吸困难。

缩短预期寿命

一项针对澳大利亚成年人的研究报告显示,每坐着看一小时电视,预期寿命就会缩短22分钟。

疾病风险上升

长期运动不足增加非传染性慢性疾病的发病风险,如癌症、心血管病、心力衰竭、骨质疏松、脑卒中、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

坚持运动的人,身体有啥变化?

坚持运动的人,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美国亨廷顿大学的临床运动生理学教授米歇尔·奥尔森博士,总结了刚开始锻炼到坚持锻炼一年内,运动给身体带来的好处。

刚开始锻炼

  • 肺功能增强:在有氧锻炼的过程中,大脑向肺部发送信号,帮你呼吸得更快更深,并向肌肉输送额外的氧气。
  • 精力充沛:由于内啡肽的大量涌入,锻炼者会觉得兴奋、精力充沛,使运动积极性达到巅峰。
  • 消耗脂肪:在有氧锻炼中,身体主要把脂肪作为燃料,开始消耗脂肪。

锻炼的1小时内

  • 免疫力增强:锻炼者患感冒和流感的风险降低了,这是因为运动提高了免疫球蛋白的水平,有助于增强免疫系统,防止感染。
  • 压力减轻:改善情绪的化学物质(如血清素、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在运动后的几个小时里充斥大脑,使身体感觉轻松舒畅,压力不翼而飞。
  • 脂肪燃烧:锻炼者即使在休息的状态下,也能燃烧更多的热量,这就是后燃效应,即锻炼过程中每燃烧100千卡热量,运动结束后还能再燃烧15千卡热量。

锻炼的一天内

  • 肌肉增强:肌肉重量开始增加,如果进行了力量训练,肌肉也开始重建,以修复锻炼时造成的微小撕裂。
  • 心血管受益:心脏变得更健康,如果锻炼强度到了出汗的程度,血压也能降低长达16个小时。
  • 精力集中:还能增加流向大脑的血液和氧气,有助于提高学习能力,让人更专注。

锻炼的一周内

  • 糖尿病风险降低:锻炼得越多,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就越强,越能降低血糖水平,减少患上2型糖尿病的风险。
  • 耐力增强:耐力得到了增强,使最大携氧量(衡量耐力和有氧体适能的指标)提高了约5%,这使之后的锻炼可以提高一定的强度。
  • 身材变好:身材变苗条了,但需控制饮食。

锻炼的一个月内

  • 身体变强壮:肌肉耐力持续增加,以致你可轻松进行8磅的负重训练,而且每组训练的次数也在逐渐增加。
  • 脂肪减少:脂肪开始减少,超重者甚至可减少12%,使得腹部、肌肉更有线条感。
  • 大脑更灵活:还可激活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有助于形成新的脑细胞,提高大脑功能。

锻炼的一年内

  • 耐力增强:耐力和有氧体适能提高了25%,不再感觉锻炼吃力了,减脂速度加快,无时不刻不在燃烧脂肪。
  • 心跳变慢:由于经常锻炼,心脏的泵血效率将会提高,从而使心率降低。
  • 预期寿命延长:长期锻炼能使人体端粒的长度增长,避免自由基所造成的损伤,延缓衰老进程,降低患癌风险,从而延长寿命。

“健身金字塔”教你科学运动

运动对身体的影响,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科学、安全、有效健身才是关键,不能一蹴而就。

下面这份“科学健身金字塔”,将运动行为按由多至少的频次分为五个层次,帮你轻松完成身体每天需要运动量。

基础体力活动

每天30分钟

包括爬楼梯、做家务、购物等。建议活动持续时间要在30分钟以上,每天都可进行。

伸展运动

每周3~7次

包括柔软体操、拉伸动作等。建议每个动作持续30秒/次,6~10个动作为一组,每周可进行3~7天。

有氧+休闲运动

每周3~5天

包括游泳、登山、台球、羽毛球、网球等。做这些活动每次要持续20分钟以上,每周进行3~5天。

力量锻炼

每周2~3天

包括半蹲、深蹲、仰卧起坐、俯卧撑等。8~12次为一组,一次做1~3组,每周进行2~3天。

静态活动

越少越好

包括坐在办公室、看电视、打游戏等,要尽量减少、缩短此类活动时间,最好不要持续进行60分钟或以上。

相关文章
  • 什么运动对心脏最健康?排名第一的是它→

    站着、坐着、睡觉、走路、爬楼梯、跑步……这些大概是不少人一天中的所有行为。那么,这些行为会对心脏健康产生什么影响?有研究还真就去探究了一下,结果发现:要想心脏健康,任何运动都行,哪怕是睡觉,都比久坐强。中等强度运动,对心脏最健康!《欧洲心脏杂志》刊发的一项研究,评估了一天 24 小时中,不同运动模式

  • 跑步、快走、爬楼梯,这仨咋就成了心脏最爱的运动?

    天天对着手机屏幕瞪眼睛,一坐就是大半天,这日子过得,连心脏都看不下去了。最近有研究出来说,咱们这些天天坐办公室的,想让心脏健康点,就得多动弹动弹。不过这动弹也有讲究,不是瞎折腾就行。研究说了,中等强度的运动最管用,像是跑步啊、快走啊、爬楼梯啊,这些都是心脏的最爱。听着是不是有点懵?别着急,咱慢慢道来

  • 爬楼梯比跑步还累?科学告诉你背后的秘密!

    你是不是经常感觉爬楼梯很累,一到三楼就气喘吁吁,心跳加速,腿也像灌了铅一样沉重?你可能会想,这是不是因为自己身体不好,或者缺乏锻炼?其实,爬楼梯容易疲劳是有科学原因的,和你的身体状况、楼梯的设计、空气的流动等因素都有关系。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吧。首先,我们要知道,爬楼梯是一种有氧运动,也就是说,它需

  • 长期坚持跑步,身体的这7个变化很明显,你值得拥有!

    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跑步成为了一项既简单又高效的锻炼方式。你是否曾好奇,那些日复一日坚持跑步的人,到底收获了什么?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个秘密,告诉你长期坚持跑步后,身体会发生哪些令人惊喜的变化。这不仅仅是一场关于健康的变革,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一、心肺功能显著提升跑步,作为有氧运动的一种,最直接的效

  • 跑步减肥:掌握正确节奏,轻松塑造理想体型

    跑步真的能帮助你轻松减肥吗?跑步是很多人减肥的首选运动方式,但为什么有人跑步后收获了理想体型,有些人却感到越跑越累,效果不如预期?减肥的关键不在于跑多快、跑多远,而在于掌握正确的节奏和方法。跑步减肥并不只是体力的拼搏,而是一场关于科学与耐心的“持久战”。有氧心率:减肥跑步的黄金法则有效的减肥跑步,不

  • 一般慢跑要跑多久,才会有减脂效果?

    减肥的最基础知识如果展开了讲减肥可能牵扯到能量来源、能量消耗、脂肪组织结构以及脂肪的形成,三大产热营养素及其水盐等所有参与能量代谢的变化等等多方面知识点。这里只能仅就能量的供需平衡以及主题重点一一减肥所必需达到能量负平衡做下简单介绍。这里不讨论肥胖的根源,仅就能量供需平衡的角度讲,一般都应该知道,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