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身知识 >

锻炼身体可以锻炼哪里锻炼什么(体育锻炼,锻炼什么?)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体育锻炼的究极总结和引导。体质是锻炼的目标,那么体质是什么呢?

体质,可以理解为身体质量,这样就让人明白多了。然而说起体质,体力和体能这两个名词是绕不过的,但我没有能说文解字的水平,只能告诉读者,体力这个流传甚广的叫法来源于日本(和体育的来源一样),体能这个名词的来源似乎是来自国内(国外翻译而来,首译者待考),但核心概念是西方的。但在我看来,都是身体能力的简称。

回到体质的概念上,这是一个适合所有人的健康理念,国内参考国际惯例,形成了两个部分:成年人的“国民体质”和青少儿的“学生体质”,由不同的政府部门负责实施。

身体质量可不好简单评判,它即是生理机能的综合体现,又是身体活力的高纬表达。

生理机能基本等同于人们熟悉的生理健康(医学)领域,这个领域中各种数据指标复杂多样到只能多科室联合。

但我们目前的生理机能定义主要是评定人体接近静态时的身体状况,这个指标反映的人体能力最大范围就是支持人体轻微活动状态,即人体维持健康水平的低限体现,但适合绝大多数人。

而身体活力呢,只能通过人体运动时的各种数据才能体现出,所以有了速度、力量、柔韧、平衡等大家较为耳熟能详的名词出现。

这些名词的概念其实也是人体生理能力的体现,这样一来,身体活力和运动能力就出现了密切的联系。

但由于表达途径和宣传侧重的不同,生理机能和身体活力(运动能力)之间的联系不仅被割裂了,而且在经过几个概念的迁移后,身体活力的重大作用被遮盖了,这就是许多人重视看病治疗而不知运动锻炼对未病预防重要性的根源。当然,这也是认知和经济能力的差异有关系。

在简单梳理了运动锻炼的目标后,继续探讨该如何增强体质。

跑的更快,投的更远,长的更强健,都是体质增强的结果,是通过不同的运动方式来实现的。但如今最突出的矛盾是,通过不同体育项目来实现运动锻炼目标这一个过程中,出现了以过程为主,而忽视结果的情况。

其实从人体健康的角度而言,锻炼目标是有层次的: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运动素质。

身体形态是健康最直接的体现,也是运动训练中无氧训练存在的需求基础。骨骼、肌肉、脂肪这些人体组织能反映出的健康问题有许多,是人体多个解剖系统生理功能的外在表现,很难想象一个麻杆或胖墩的的生理指标的正常性,而异常指标通常提示相应生理机能的隐患。

生理机能是最根本的健康导向。运动中最常提起的心肺功能,就是人体多个解剖系统的功能体现。更高的能力体现了人体对外界环境急遽变化时的适应程度,意味着在因各种负面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心理波动、生活习惯、职业特征等)的影响下,人体的自我纠正能力。

这也是生命周期最关键的限制因素。

运动素质,这个看似和大部分普通人无关的生理能力,其实是个体生理超乎人均数的能力进一步直观反映。简单地说,跑的快,跑的久,跳的高这些看似只在运动时展现的人体能力,其实是机体生理机能的高水平体现,是人作为灵长类动物,万物之灵的核心:原始社会,不具备这些能力的基因都在进化过程中被淘汰了——被捕猎或被饿死。

只是由于高度发达的智力,这些原始能力逐渐被淡化了。而随着科技的发展,运动素质的健康价值正在被重新解读:是生命质量的保障因素。

总结起来,体育锻炼的目标无外乎是两个:肢体强健,心肺发达。

肢体强健意味着人体运动系统(骨骼、肌肉)处于良好的健康状态,神经系统的功能良好。

心肺发达,表明人体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功能强大,能满足人体高强度身体活动的需要,更是日常生命质量的保障。

但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在这两个目标下,在已知的这四个系统功能外,运动素质还有隐藏的支持系统:内分泌、消化、泌尿,这些系统并不表现在运动本身方面,却提供了更深层的支持——物质代谢和内环境稳态。这样,除了生殖系统,人体所有的解剖结构都和运动有了直接关联,而这些系统背后的复杂生理机制、生化过程就是人体健康的来源。

正是因为运动与人体的关联如此紧密而深入,所以体育锻炼就变得复杂起来。不同的运动项目都是表象,而运动方式和强度才是体育锻炼的核心,不同的方式起到的作用大相径庭。

而且,正是因为体育锻炼具有一发而动全身的特征,粗放和精细的过程把控,辅助和依持因素的加成,都让看似简单的体育锻炼变得复杂起来,结合个人特征(年龄、遗传、职业、生活),当运动是朝向健康这个目标时,必须要细化,否则各种运动意外就与锻炼的初始目标截然相反。

相关文章
  • 走路慢和走路快的人,谁的身体更健康?研究发现:别跟步数较劲

    走路慢和快,哪一种对身体更健康?如今的生活常态是这样,不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已经开始有养生常识,每天早晚都能见到很多人在公园里边快走、跑步、慢走等,这看似是一个好现象,全民健身运动啊。您是否想过,哪一种运动会更利于身体健康呢?可能大多数人会想,跑步和快走更利于身体健康,可以快速消耗身体热量,对体脂

  • 跑步和力量训练,该选哪一个?先设定目标再选择,别啥都想要

    跑步、器械锻炼,该选哪个?不妨换一个问题问一下自己:米饭和面条,该选哪个吃?我们不禁会笑起来:谁说吃了米饭,就不能吃面条,或者吃了面条就不能吃米饭了?对于锻炼项目的选择同样如此,并不是“只能选一样”。不过,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上,仍旧可以遵循一些基本的思路。思路1:你的长期健身目标是什么?长期健身目标,

  • 早上跑步30分钟与晚上散步60分钟,哪个更健康?

    生命之舞:解读晨跑与晚步的健康密码生命在于运动,健康需要经营。都市生活节奏快,压力大,让越来越多人意识到运动的重要性。晨跑与晚步,这两种看似简单的运动方式,蕴含着截然不同的健康密码。生命的晨曦中,慢跑者的身影在城市的街道上移动。这30分钟的晨跑,不仅仅是对身体的锻炼,更是对一天生活的美好期待。运动释

  • 快走VS慢跑,哪一款才适合你?

    你如果将减肥或是锻炼身体的愿望告诉身边比较有运动经验的朋友,那么他们大多会为你推荐慢跑或是快走。久而久之,一个想法或许会在你的观念里根深蒂固,那就是:慢跑和快走并没有什么区别。如果你也是这么认为的,那问题可就大了。虽然相同速度下,走和跑的动力学指标存在相似性,但是无论从运动本身,还是运动的姿势、效果

  • 快步走路比跑步效果好?首先您得走对了

    这里说的快步走并不是一边看风景一边聊天的闲庭信步,而是存在一定强度的走路方式,更接近于一种训练。当我们的身体活动达到一定强度、代谢当量达到3至6时,就可对健康产生真正的积极效果。然而,我们怎样才知道自己的代谢当量是3、6还是8呢?方法很简单,如果我们在锻炼的同时能够保持与同伴正常说话,这时的代谢当量

  • 锻炼应该选择“跑”还是“走”?

    随着现代人生活品质的提高,对健康的日益注重,如何锻炼身体已经越来越多地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很多人都有自己的锻炼方法,有跑步的、打球的、跳广场舞的……不一而足。今天口袋郎中主要介绍最普通和简单的两种锻炼方式——跑步和走路。“跑”和“走”效果一样吗?很多人说:“从运动力学的角度来看,跑1公里或者走1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