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身知识 >

快走VS慢跑,哪一款才适合你?

你如果将减肥或是锻炼身体的愿望告诉身边比较有运动经验的朋友,那么他们大多会为你推荐慢跑或是快走。久而久之,一个想法或许会在你的观念里根深蒂固,那就是:慢跑和快走并没有什么区别。

如果你也是这么认为的,那问题可就大了。虽然相同速度下,走和跑的动力学指标存在相似性,但是无论从运动本身,还是运动的姿势、效果、耗能以及损伤点来看,慢跑与快走都有着极大的不同。

一、运动机制

运动学家之所以将慢跑与快走明确地划分为两项运动,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其运动机制的不同。当人体处于行走模式下时,身体的重量至少有一只腿在支撑,这时提供支撑力的是人体的骨骼。

而跑的时候,肌肉的爆发用力作用,将使得身体腾空并处于无支撑的状态;当人体腾空后,支撑腿落地时,肌肉再次作用,对人体进行缓冲保护。

这也正是行走与跑步的本质差别所在。

二、能量消耗

由于躯干、腿和做工速度的不同,慢跑与快走这两种运动方式的能耗同样存在极大差异。研究发现,相同速度下,或是完成相同距离的一段路程时,慢跑所消耗的热量明显高于快走;而在速度比较慢的时,慢跑的能耗甚至可以达到快走的1.7倍。

慢跑:

消耗热量:400 大卡 / 60 分钟

消耗脂肪:52 克 / 60 分钟

快走:

消耗热量:200 大卡 / 60 分钟

消耗脂肪:26 克 / 60 分钟

三、运动效果

人们选择慢跑或是快走的目的大多是为了强健身体或是减肥,但是,在运动效果方面,这两种运动之间也存在的不同之处。

慢跑:

慢跑能够增进心肺功能,使心脏收缩之血液输出量增加、降低安静心跳率、降低血压,增加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提升身体的作业能力;加快人体新陈代谢,利于体内毒素排出并有效延缓身体机能老化。

此外,通过慢跑,可增强身体肌肉与肌耐力,加强机体反应速度。这也是慢跑效果区别于快走的关键点。

快走:

快走除了能够健脑益智、提高工作效率、增进胃肠蠕动改善食欲外,同样也能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脂。

而由于快走时,关节所承受的压力不大,一般不会对骨骼关节造成损伤,因此,快走还有强筋健骨的作用。

四、运动损伤

凡是有利就有弊:运动在为人体带来健康体制的同时,很有可能也会带来一些伤痛。

在进行慢跑时,身体会经历腾起—下落的过程,在落地的同时,人体会自然的收到来自于地面的反作用力,这时,虽然我们的肌肉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但是大部分的力量还是会作用到膝盖处。长时间的压力作用就有可能会对膝盖造成损伤。

快走的机体运动并不像慢跑那么剧烈,膝盖所承受的压力也极小,因此,适度的快走不会为膝盖带来损伤。但由于快走时脚掌与地面的接触时间较长,足部疲劳度较大,崎岖的路面、不合脚的鞋则有可能会导致足部水肿、磨损等情况。

五、正确的姿势

运动损伤并非是不可避免的,选择一双适合的鞋、注意控制运动强度及运动量都可以有效防止损伤,而正确的姿势更是至关重要。无论是快走还是慢跑,都需要注意你的姿势是否正确,而慢跑与快走的姿势是截然不同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一再强调严格区分这两种运动的原因:很多人容易将慢跑与快走混为一谈,因而导致所用的姿势不正确。

错误的姿势不仅会影响运动效果,也将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更大的损伤。下面,让我们来看看慢跑与快走的姿势各是如何的:

慢跑

身体:以胸带动身体向前,保证整个身体成直线略微前倾,但是应避只有上身前倾的姿势。

肩背:肩膀放松向后;背部挺直,但不要有僵硬感。

手臂:保持肘关节靠近身体两侧,手臂向身体后下方用力摆动。手臂的摆幅不宜过大,向上摆时手的高度不超过肚脐位置,向下摆时不低于前裤兜的位置。

:跑步时,双手握拳,大拇指放在拳头外侧,两手掌心相对,双手保持放松。

着地:跑步时应采用脚的整个前半部分着地,即前足着地。这样可以防止脚跟着地给身体带来的损伤,同时帮你获得最大的起跑速度。特别提示:用前足着地不是指用脚趾着地或大脚趾下方部位着地,而是用脚掌的前部着地。

踩地:脚落地时,用力向下踩,这会为你的下一步带来更大的爆发力,踩得越用力,脚再次离开地面的速度就越快,你也会轻松地、不自觉地抬高你的另一侧膝盖。这个动作不会令你感到疼痛。

快走

身体:快走时身体保持直立、保证重心在身体中部,不要像跑步那样前倾身体。

肩背:肩膀放松、缩紧腹部、腰背挺直、抬头挺胸。

手臂:双臂要主动摆动。上摆指尖不超过肩高,下摆指尖不超过身体侧面中轴线、大臂小臂弯曲呈85-90度角。

手:手掌放松、呈环状。

迈步:快走时,双脚交替前进。脚跟先着地,避免让重心落在小腿肚上,防止走路导致小腿水肿;再有意识地让脚底、脚趾承受身体重量;接着脚掌向前滚动,将着力点转移至前脚掌,再以脚趾用力蹬离地面。过程中,膝盖最好微弯。

显然,慢跑与快走全然不同,但是这两项运动哪一个更好,却是无法定论的。我们在对慢跑和快走进行选择时,所要考量的也并非是它们哪一个更好,而应将关注点放在哪一个运动更适合我们自身上面。

慢跑对身体素质、肌肉强度以及耐力的要求更高,比较适合于体质较好且有一定跑步经验的人群。如果你想要通过运动让自己的身体更加强健、体型更加健美,那么慢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当然,体重过大或膝盖有问题的人群则不适宜进行慢跑,他们可以选择另一项运动——快走。与慢跑相比,快走更为轻松、并且容易进行,是不经常运动、体质偏弱或是不适合进行跑步人群的极佳选择。

减肥,应该选择慢跑还是快走?肥胖人群一般体重较大,且身体各项机能惰性比常人更大,因此,在最开始运动时应该选择相对简单易上手的快走。为自己制定一个目标量,从一开始运动,逐渐增加自己每日的运动量以达到目标量。

过了一段时间后,当体重有所下降,而自身也适应了目标运动量后,则可以在保持目标量不变的情况下,逐步将快走转变为慢跑。

相关文章
  • 走路慢和走路快的人,谁的身体更健康?研究发现:别跟步数较劲

    走路慢和快,哪一种对身体更健康?如今的生活常态是这样,不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已经开始有养生常识,每天早晚都能见到很多人在公园里边快走、跑步、慢走等,这看似是一个好现象,全民健身运动啊。您是否想过,哪一种运动会更利于身体健康呢?可能大多数人会想,跑步和快走更利于身体健康,可以快速消耗身体热量,对体脂

  • 跑步和力量训练,该选哪一个?先设定目标再选择,别啥都想要

    跑步、器械锻炼,该选哪个?不妨换一个问题问一下自己:米饭和面条,该选哪个吃?我们不禁会笑起来:谁说吃了米饭,就不能吃面条,或者吃了面条就不能吃米饭了?对于锻炼项目的选择同样如此,并不是“只能选一样”。不过,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上,仍旧可以遵循一些基本的思路。思路1:你的长期健身目标是什么?长期健身目标,

  • 早上跑步30分钟与晚上散步60分钟,哪个更健康?

    生命之舞:解读晨跑与晚步的健康密码生命在于运动,健康需要经营。都市生活节奏快,压力大,让越来越多人意识到运动的重要性。晨跑与晚步,这两种看似简单的运动方式,蕴含着截然不同的健康密码。生命的晨曦中,慢跑者的身影在城市的街道上移动。这30分钟的晨跑,不仅仅是对身体的锻炼,更是对一天生活的美好期待。运动释

  • 快走VS慢跑,哪一款才适合你?

    你如果将减肥或是锻炼身体的愿望告诉身边比较有运动经验的朋友,那么他们大多会为你推荐慢跑或是快走。久而久之,一个想法或许会在你的观念里根深蒂固,那就是:慢跑和快走并没有什么区别。如果你也是这么认为的,那问题可就大了。虽然相同速度下,走和跑的动力学指标存在相似性,但是无论从运动本身,还是运动的姿势、效果

  • 快步走路比跑步效果好?首先您得走对了

    这里说的快步走并不是一边看风景一边聊天的闲庭信步,而是存在一定强度的走路方式,更接近于一种训练。当我们的身体活动达到一定强度、代谢当量达到3至6时,就可对健康产生真正的积极效果。然而,我们怎样才知道自己的代谢当量是3、6还是8呢?方法很简单,如果我们在锻炼的同时能够保持与同伴正常说话,这时的代谢当量

  • 锻炼应该选择“跑”还是“走”?

    随着现代人生活品质的提高,对健康的日益注重,如何锻炼身体已经越来越多地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很多人都有自己的锻炼方法,有跑步的、打球的、跳广场舞的……不一而足。今天口袋郎中主要介绍最普通和简单的两种锻炼方式——跑步和走路。“跑”和“走”效果一样吗?很多人说:“从运动力学的角度来看,跑1公里或者走1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