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身知识 >

健身前后要怎么吃?超专业的健身食谱

运动前后怎么吃?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物不仅是我们生存的基本条件,更是提供人体运作的重要燃料。而且现在除了求得三餐温饱外,大家也开始着重在食物内添入美感与口感等元素,让享受美食成为一大乐事!

可是,这对期待练出六块巧克力腹肌、或是想甩掉层层东坡肉的人来说,可能会变成一种限制。因为不能随心所欲的吃,还要注意热量的进出,有些人甚至害怕努力白费,奉行着「运动前后干脆不吃或少吃,以免抵销运动效果」的准则。

但事实是:空腹运动或运动后不吃东西,才是阻碍你达到目标的路障!

天了噜,这么严重,快点继续看下去吧!

健身房有位朋友,就是空腹运动、运动后不吃东西的受害者。

为追求更好的体态,他一方面实行晨跑、重量训练、徒手练习等方式锻炼身材,另一方面则是谨守「多动不吃」的原则,选择运动前后不进食的手段减肥。--是不是和你差不多的想法!

起初,效果似乎很明显,体重也有明显下降,他也就此坚信这样可以得到成效,并决定维持不吃饭的习惯;但好景不常,两周后他却跟我们分享了以下的心得:

「没吃东西就运动,容易感到四肢无力、全身瘫软,且无法专注在训练上,完全使不上力,让他真的『冏』!后来,发现运动前吃点东西,身体相对比较有力,运动表现不仅提高,体重也从63降到59公斤,体脂肪率更从21%掉到18%!」

是的,运动前不吃东西,确实会有上面提到的副作用!这是因为身体在运动的过程中,需要肌肉及肝脏里的葡萄糖(肝醣)供应燃料。

若运动前不吃东西,会使得你动没多久葡萄糖存量下降,这时便无法供肌肉细胞制造ATP。当燃料不足,能量系统的运作就会受到影响,让人体出现出现乏力、疲劳等感觉。

而运动后如果不适时补充营养,身体为了尽速补充能量,会分解肌肉中的蛋白质(因为神经系统与血球只能依靠葡萄糖供能),如此一来,肌肉不但不能变得强壮,还有可能崩解。

所以,到底该运动前吃?还是后吃呢?

最好是「都要吃!」

运动前吃的量,应以运动过程中不感到饥饿、能够保持足够血糖供肌肉利用为准则,且食物内容最好符合个人生理需求,以高醣(非精致糖)、不油腻、好消化的碳水化合物为主,像是吐司、麦片加低脂牛奶、低脂水果优格等。

要特别注意的是,运动前如果吃太多糖,会造成胰岛素飙高,影响运动表现。虽然胰岛素升高能刺激血糖进入肌肉,但高量的胰岛素却会抑制脂肪氧化,使脂肪供能的部份降低,让持久性运动受到阻碍,反而使疲劳提早发生。

所以运动前吃糖类也并不是随便乱吃,要看时间和量,一般会建议这个动作需经过训练(不断尝试来累积经验,以找出适合自己的食物、量与进食时间)。

运动后则是越早吃越好,因为此时肌肉对胰岛素相当敏感,肝醣的合成速度也较迅速。你可以选择高升醣负荷的碳水化合物(有助于肝醣合成),加上少量蛋白质(有利于肌肉合成),帮助你修补身体。

有学者建议最佳办法是「直接吃顿丰盛的一餐」。但记得,还是要尽量符合均衡与健康的原则,并不代表运动完就可以肆无忌惮地乱吃喔!

另外,运动过程中,理想状况是每隔10~15分钟补充250~375cc的水分;要是你参加的比赛或是练习时间较长,适时来点运动饮料、能量棒或是巧克力,这些都是不错的碳水化合物来源,让你不至于中途没力。

通常距离运动时间越近,摄取的碳水化合物及脂肪含量要逐渐减少。特别是脂肪,因为脂肪需要比较多时间消化,要避免运动时出现消化不良或反胃等情形。

这边举个例子让大家更清楚怎么吃。

以一个70公斤的人来说,运动前1小时,应该摄取每公斤体重1公克(根据研究,1.1~2.2间都有提升运动表现的效果)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含量不要太多,你可以来个原味贝果(上面可涂一匙花生酱增添风味,热量约225卡)加半杯柳橙汁(约80卡)。

注:原味贝果可以换成全麦吐司,柳橙汁也能用其他水果原汁来替代。总热量约控制在300卡以下

运动后则吃高醣食物,以1.5克/公斤体重的碳水化合物,加上少数蛋白质(比例大约为4:1)。同样以一个70公斤的人为例,餐点能这样安排:1个原味贝果(上面可涂两匙花生酱)、300cc的脱脂牛奶(115卡),最后来2根香蕉。

注:上述餐点约650大卡,碳水化合物约105克、蛋白质约21克、脂肪约16克。

如果你吃腻这些东西,不妨用瘦肉(鱼肉)、茶叶蛋、豆浆或是馒头来取代。当然,这些饮食原则也都只是约略的方向,仅供参考而已。大家最好还是视个人需求及喜好、或是食材取得的方便性等面向去考虑。

不过,谨记大原则就是:运动前后都要吃!相信大家只要依循基本守则,以碳水化合物为主,加上少量的蛋白质、脂肪,并少吃油腻、加工食品,就可以在不失运动效果的前提下又食得健康啰!


相关文章
  • 走路慢和走路快的人,谁的身体更健康?研究发现:别跟步数较劲

    走路慢和快,哪一种对身体更健康?如今的生活常态是这样,不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已经开始有养生常识,每天早晚都能见到很多人在公园里边快走、跑步、慢走等,这看似是一个好现象,全民健身运动啊。您是否想过,哪一种运动会更利于身体健康呢?可能大多数人会想,跑步和快走更利于身体健康,可以快速消耗身体热量,对体脂

  • 跑步和力量训练,该选哪一个?先设定目标再选择,别啥都想要

    跑步、器械锻炼,该选哪个?不妨换一个问题问一下自己:米饭和面条,该选哪个吃?我们不禁会笑起来:谁说吃了米饭,就不能吃面条,或者吃了面条就不能吃米饭了?对于锻炼项目的选择同样如此,并不是“只能选一样”。不过,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上,仍旧可以遵循一些基本的思路。思路1:你的长期健身目标是什么?长期健身目标,

  • 早上跑步30分钟与晚上散步60分钟,哪个更健康?

    生命之舞:解读晨跑与晚步的健康密码生命在于运动,健康需要经营。都市生活节奏快,压力大,让越来越多人意识到运动的重要性。晨跑与晚步,这两种看似简单的运动方式,蕴含着截然不同的健康密码。生命的晨曦中,慢跑者的身影在城市的街道上移动。这30分钟的晨跑,不仅仅是对身体的锻炼,更是对一天生活的美好期待。运动释

  • 快走VS慢跑,哪一款才适合你?

    你如果将减肥或是锻炼身体的愿望告诉身边比较有运动经验的朋友,那么他们大多会为你推荐慢跑或是快走。久而久之,一个想法或许会在你的观念里根深蒂固,那就是:慢跑和快走并没有什么区别。如果你也是这么认为的,那问题可就大了。虽然相同速度下,走和跑的动力学指标存在相似性,但是无论从运动本身,还是运动的姿势、效果

  • 快步走路比跑步效果好?首先您得走对了

    这里说的快步走并不是一边看风景一边聊天的闲庭信步,而是存在一定强度的走路方式,更接近于一种训练。当我们的身体活动达到一定强度、代谢当量达到3至6时,就可对健康产生真正的积极效果。然而,我们怎样才知道自己的代谢当量是3、6还是8呢?方法很简单,如果我们在锻炼的同时能够保持与同伴正常说话,这时的代谢当量

  • 锻炼应该选择“跑”还是“走”?

    随着现代人生活品质的提高,对健康的日益注重,如何锻炼身体已经越来越多地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很多人都有自己的锻炼方法,有跑步的、打球的、跳广场舞的……不一而足。今天口袋郎中主要介绍最普通和简单的两种锻炼方式——跑步和走路。“跑”和“走”效果一样吗?很多人说:“从运动力学的角度来看,跑1公里或者走1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