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身知识 >

跳绳专用的垫子(选跳绳垫,怎样看门道?)

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说一说,

什么样的跳绳垫才是好的跳绳垫?

我们选择跳绳垫的时候应该关注哪些指标?

很多人对跳绳垫有一种误区,觉得越厚越好,越厚就代表着缓震回弹越好,对腿的保护力就更强。

真的是这样吗?

NO!!!

如果真的是越厚越好,那干脆就直接在床垫上跳就好了,对不对?但是想象一下那种脚感。

所以说选择跳绳垫的时候,重要的不是看厚度,而是看硬度,看它能给我们的“能量反馈”有多高。

简单来说,好的跳绳垫在我们踩下去的时候不仅能够得到缓冲,还可以给到我们支撑和反弹的力。

所谓厚的跳绳垫,通常用到的都是低密度的材料,踩上去会很软,就是我们所谓的踩shi感,但是真的很不OK。

因为如果垫子太软,就像我们踩在海绵上一样,一接触它就立马发生形变,就会塌陷下去,就不说回弹性了,就连最基本的稳定性和支撑性都没有,对小腿和脚踝的压力也会很大。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跳了非专业的跳绳垫之后,就会有那种很泄力的感觉,感觉跳起来很累,小腿会觉得很酸胀,而且还容易崴脚的原因。

那跳绳垫是不是硬度越高越好?

当然也不是!!不然我们就直接光脚在水泥地上跳就好了,对不对?还要什么跳绳垫。

那什么样跳绳垫才是好的?

合适的材料、硬度以及专业的发泡工艺,这三样结合才能产生好的能量反馈。

说白了,就是它需要有一定的支撑性,让我们踩下去的时候不塌陷,同时又能给到我们很好的脚感,让我们有足够的缓冲和回弹来保护腿和膝盖,降低冲击。

选择标准:

①跳绳垫不是越厚越好,通常专业的跳绳垫在5mm-7mm左右,太厚会影响稳定性、支撑性,而且会泄力和崴脚。

②选择跳绳垫,我们要看的不是单一的某一个指标,是“综合能量反馈”的表现,支撑、缓震、回弹缺一不可,这是材料、密度、还有工艺的一个综合体现,因为这些其实肉眼很难看到,所以一些厂家就会拿出一些很奇怪的指标,比如厚度什么的,拿去忽悠大家。

相关文章
  • 走路慢和走路快的人,谁的身体更健康?研究发现:别跟步数较劲

    走路慢和快,哪一种对身体更健康?如今的生活常态是这样,不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已经开始有养生常识,每天早晚都能见到很多人在公园里边快走、跑步、慢走等,这看似是一个好现象,全民健身运动啊。您是否想过,哪一种运动会更利于身体健康呢?可能大多数人会想,跑步和快走更利于身体健康,可以快速消耗身体热量,对体脂

  • 跑步和力量训练,该选哪一个?先设定目标再选择,别啥都想要

    跑步、器械锻炼,该选哪个?不妨换一个问题问一下自己:米饭和面条,该选哪个吃?我们不禁会笑起来:谁说吃了米饭,就不能吃面条,或者吃了面条就不能吃米饭了?对于锻炼项目的选择同样如此,并不是“只能选一样”。不过,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上,仍旧可以遵循一些基本的思路。思路1:你的长期健身目标是什么?长期健身目标,

  • 早上跑步30分钟与晚上散步60分钟,哪个更健康?

    生命之舞:解读晨跑与晚步的健康密码生命在于运动,健康需要经营。都市生活节奏快,压力大,让越来越多人意识到运动的重要性。晨跑与晚步,这两种看似简单的运动方式,蕴含着截然不同的健康密码。生命的晨曦中,慢跑者的身影在城市的街道上移动。这30分钟的晨跑,不仅仅是对身体的锻炼,更是对一天生活的美好期待。运动释

  • 快走VS慢跑,哪一款才适合你?

    你如果将减肥或是锻炼身体的愿望告诉身边比较有运动经验的朋友,那么他们大多会为你推荐慢跑或是快走。久而久之,一个想法或许会在你的观念里根深蒂固,那就是:慢跑和快走并没有什么区别。如果你也是这么认为的,那问题可就大了。虽然相同速度下,走和跑的动力学指标存在相似性,但是无论从运动本身,还是运动的姿势、效果

  • 快步走路比跑步效果好?首先您得走对了

    这里说的快步走并不是一边看风景一边聊天的闲庭信步,而是存在一定强度的走路方式,更接近于一种训练。当我们的身体活动达到一定强度、代谢当量达到3至6时,就可对健康产生真正的积极效果。然而,我们怎样才知道自己的代谢当量是3、6还是8呢?方法很简单,如果我们在锻炼的同时能够保持与同伴正常说话,这时的代谢当量

  • 锻炼应该选择“跑”还是“走”?

    随着现代人生活品质的提高,对健康的日益注重,如何锻炼身体已经越来越多地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很多人都有自己的锻炼方法,有跑步的、打球的、跳广场舞的……不一而足。今天口袋郎中主要介绍最普通和简单的两种锻炼方式——跑步和走路。“跑”和“走”效果一样吗?很多人说:“从运动力学的角度来看,跑1公里或者走1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