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身知识 >

跳绳膝盖会受损吗(跳绳,真的很伤膝盖吗?)


跳绳到底伤不伤膝盖?

当然,虽然跳绳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并不会损伤膝盖,但有一类人一定要注意。那就是体重过重/上身体重过重的朋友一定要尽量避免做跳绳这样运动,建议优先选择游泳,等体重降下来就可以加入到跳绳大军的行列了。

做好准备跳绳不会损伤膝盖的

既然前文提到跳绳不伤膝盖是在做好热身、姿势正确、装备合适的前提之下。我接下来就和大家分享下跳绳我们到底要做哪些准备呢?

下面可都是纯纯的干货,大家可要拿出小本本牢记呀:

跳绳千万别选硬质地面

1、跳绳场地的挑选:尽量选择质地相对偏软和平整的地面,比如土地、草地、学校的塑胶操场地,都是比较合适的,室内的话优选木质地面,很多学校室内体育馆都有这类铺装地面,较软的质地地面会形成很好的缓冲作用,减缓跳绳运动中的冲击力。最不推荐的地面就是随处可见的硬质地面,比如水泥地,地质较硬会存在潜在的运动风险,一个是长时间跳绳运动的话,会产生眩晕感,产生不适,严重的会损伤损伤膝盖及脚部关节;

跳绳前的热身运动很重要

2、咱们在开始跳绳之前一定要做到充分的热身准备,让身体提前预热,进入运动状态,才会有效避免运动损伤,跳绳几乎全身都要参与运动,咱们可以主要将脚、腿、腰、手臂以及颈椎活动开,预热运动保持在10-15分钟即可;

跳绳鞋子很重要

3、跳绳这个运动虽说是一项需要装备相对较少的运动,但大家也要对运动所需装备重视起来。一方面鞋子,咱们需要准备一双合脚的运动些,鞋底不能太薄,建议选用高帮鞋,对脚踝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跳绳选择也有讲究

另一方面跳绳,目前按材质分主要有橡胶、塑料、尼龙、编织绳等材质,建议大家选择橡胶材质优先,主要是因为软硬度适中,且结实耐用,比较均衡,适合大部分人使用。当然,现在还有比较流行的空气跳绳也是不错的选择,轻巧方便便于收纳,很多还具有计数、连接App统计运动数据的功能,算是不错的选择;

跳绳姿态很重要

4、跳绳姿态很重要,首先,咱们要保障全身直立,跳绳过程中切忌前后左右摆动位移跳,跳绳过程中一定要保障用咱们的脚尖先着地,不要全脚掌或后脚跟先着地。另外,跳绳的高度不易过高;频率和强度,建议大家依照自身体能情况量力而行,不要为了减肥燃脂或急于求成加大运动量导致身体不适就不好了。

相关文章
  • 跑步,到底是慢跑好还是快跑好?想达到好效果,注意事项看一看

    健康,是我们每个人都向往的,匀称的身体也是。生活中可以帮助我们达到锻炼效果的运动方式有很多,但是跑步好像是最简单、并且没有什么成本的运动方式,只要你有两条腿,找一块“风水宝地”,然后就可以“大干一场”。说到跑步,这是一种会锻炼到全身人人都可以参与的运动,我们大多数人都会认为是跑得越快越好,认为这样才

  • 跑步 VS 跳绳,哪者燃脂效率更佳?你会选择哪一项?

    跑步和跳绳是许多人会选择的健身方式,它们都能有效地燃烧脂肪,帮你强身健体。但是,哪个燃脂更有效呢?本文将为你详细介绍它们的区别和优缺点,以及如何安排健身锻炼。一、跑步跑步是一项中等强度、可持续进行的有氧运动,能够让身体快速燃烧脂肪,增强代谢能力。每小时跑步可消耗约600-800卡路里的热量。跑步主要

  • 坚持暴走与超慢跑的人,身体怎么样了?哪种方式会更好?

    自从生活水平提升以后,人们就将一部分的时间抽出来养生了,的确是该养生,毕竟每年的全国健康报表都很差,各类疾病的发病率都在上升,死亡率也只增不减,如此情况下,还没有养生保健的意识,就是对自己的健康不够关心了,也可能会让患病风险增加。随着养生人群增多,养生的方式也在不断更新,但运动一直都被认定为较好的方

  • 坚持跑步的人,会收获这些好处?如何跑步更高效?

    你喜欢跑步锻炼吗?跑步是一项大多数人熟悉的运动,你只需要准备一双运动鞋就能跑起来了。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可以给你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好处。那么,长期跑步训练的人,会有什么好处?我们一起来看看:1、坚持跑步锻炼是一项强身健体的运动,保持慢跑的模式,身体会处于属有氧运动的状态,可以有效提升卡路里消耗,促进脂

  • 走路慢和走路快的人,谁的身体更健康?研究发现:别跟步数较劲

    走路慢和快,哪一种对身体更健康?如今的生活常态是这样,不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已经开始有养生常识,每天早晚都能见到很多人在公园里边快走、跑步、慢走等,这看似是一个好现象,全民健身运动啊。您是否想过,哪一种运动会更利于身体健康呢?可能大多数人会想,跑步和快走更利于身体健康,可以快速消耗身体热量,对体脂

  • 跑步和力量训练,该选哪一个?先设定目标再选择,别啥都想要

    跑步、器械锻炼,该选哪个?不妨换一个问题问一下自己:米饭和面条,该选哪个吃?我们不禁会笑起来:谁说吃了米饭,就不能吃面条,或者吃了面条就不能吃米饭了?对于锻炼项目的选择同样如此,并不是“只能选一样”。不过,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上,仍旧可以遵循一些基本的思路。思路1:你的长期健身目标是什么?长期健身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