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身知识 >

如何科学健身?避开这4个健身误区,避免浪费时间


怎么科学锻炼?几个公认健身的步骤,你做对了吗?

步骤1、在正式健身之前要花费5分钟进行热身,活动身体肌群,促进血液循环,让你找到健身的感觉。

步骤2、健身的时候,我们要先进行力量训练(20-40分钟),然后再安排有氧运动(30-40分钟),这样可以强化身体肌群,先消耗糖原,有氧运动的时候身体会调动更多脂肪参与消耗,有效提升燃脂塑形效率。

步骤3、有氧运动后不要马上坐下来休息,而要花费几分钟时间进行拉伸,放松目标肌群,改善肌肉充血问题,促进肌肉的修复。


牢记这些健身流程,相信你的健身效率会比别人更加高效。

除了了解科学的健身步骤外,在健身期间,我们也要避开误区,才能在是路上走得更远。这几个健身原则一定要牢记:

1、避免过度训练

我们还要把控合理的健身时长,不要过度训练。适度健身有助于健康,而过度健身就是伤害健康了。

建议:每次健身时间在40-90分钟左右是比较科学的,每次健身时间最久不要超过2小时,否则你的注意力会下降,健身效率也会大打折扣,容易出现健身事故,不利于身体健康。

2、锻炼方式不能过于单一

健身训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负重水平、有氧运动项目都需要定期调整、优化,否则健身容易逐渐陷入瓶颈期,无法取得最终的胜利。

健身期间,我们的体能耐力、肌肉力量会慢慢提升,这个时候我们要循序渐进提升运动强度,才能避免身体陷入舒适区。


3、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健身需要坚持,不能三分钟热度,不能平时不锻炼,周末疯狂锻炼,这些锻炼方式是不对的。

我们一周要保持3次或者3次以上的锻炼频率,没有时间进行系统锻炼的时候,可以利用琐碎时间进行体能训练,比如10分钟开合跳、200个俯卧撑、100个深蹲,这些在家就能动起来,帮你维持健身成果,避免身体的退化。

4、没有调整好饮食

所谓三分练七分吃,健身期间饮食这块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光练而不调整饮食,胡吃海喝的状态只会有效健身成果,无法有效刷脂,增肌的同时脂肪也容易堆积起来。

我们要学会健身餐饮食,科学搭配碳水、脂肪、蛋白质的摄入,远离各种垃圾食品,做到健康饮食,才能收获更健康的体魄,更强健的身材。

相关文章
  • 走路慢和走路快的人,谁的身体更健康?研究发现:别跟步数较劲

    走路慢和快,哪一种对身体更健康?如今的生活常态是这样,不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已经开始有养生常识,每天早晚都能见到很多人在公园里边快走、跑步、慢走等,这看似是一个好现象,全民健身运动啊。您是否想过,哪一种运动会更利于身体健康呢?可能大多数人会想,跑步和快走更利于身体健康,可以快速消耗身体热量,对体脂

  • 跑步和力量训练,该选哪一个?先设定目标再选择,别啥都想要

    跑步、器械锻炼,该选哪个?不妨换一个问题问一下自己:米饭和面条,该选哪个吃?我们不禁会笑起来:谁说吃了米饭,就不能吃面条,或者吃了面条就不能吃米饭了?对于锻炼项目的选择同样如此,并不是“只能选一样”。不过,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上,仍旧可以遵循一些基本的思路。思路1:你的长期健身目标是什么?长期健身目标,

  • 早上跑步30分钟与晚上散步60分钟,哪个更健康?

    生命之舞:解读晨跑与晚步的健康密码生命在于运动,健康需要经营。都市生活节奏快,压力大,让越来越多人意识到运动的重要性。晨跑与晚步,这两种看似简单的运动方式,蕴含着截然不同的健康密码。生命的晨曦中,慢跑者的身影在城市的街道上移动。这30分钟的晨跑,不仅仅是对身体的锻炼,更是对一天生活的美好期待。运动释

  • 快走VS慢跑,哪一款才适合你?

    你如果将减肥或是锻炼身体的愿望告诉身边比较有运动经验的朋友,那么他们大多会为你推荐慢跑或是快走。久而久之,一个想法或许会在你的观念里根深蒂固,那就是:慢跑和快走并没有什么区别。如果你也是这么认为的,那问题可就大了。虽然相同速度下,走和跑的动力学指标存在相似性,但是无论从运动本身,还是运动的姿势、效果

  • 快步走路比跑步效果好?首先您得走对了

    这里说的快步走并不是一边看风景一边聊天的闲庭信步,而是存在一定强度的走路方式,更接近于一种训练。当我们的身体活动达到一定强度、代谢当量达到3至6时,就可对健康产生真正的积极效果。然而,我们怎样才知道自己的代谢当量是3、6还是8呢?方法很简单,如果我们在锻炼的同时能够保持与同伴正常说话,这时的代谢当量

  • 锻炼应该选择“跑”还是“走”?

    随着现代人生活品质的提高,对健康的日益注重,如何锻炼身体已经越来越多地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很多人都有自己的锻炼方法,有跑步的、打球的、跳广场舞的……不一而足。今天口袋郎中主要介绍最普通和简单的两种锻炼方式——跑步和走路。“跑”和“走”效果一样吗?很多人说:“从运动力学的角度来看,跑1公里或者走1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