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身知识 >

健身女人独特需求,直男一无所知


问:女生去健身房需要运动装备吗?

答:最基本的运动服装肯定需要的,但如果你说的是护具,我认为不需要。至少在你还未产生强烈增肌渴望的时候,大部分护具没有意义。

一方面,女性力量小,在没有乱冲重量的情况下,并不会给关节造成冲击和风险。腰带,助力带,护腕,护膝这些都用不上。即便是男性,我也建议他们深蹲硬拉分别1.5倍体重,卧推1.2倍体重以后,才开始用护具。而大部分女性终其一生不会有意去达到这个力量水平。

●不过,运动手套可能会是女性最需要的。防滑与否倒是其次,关键在于避免手上生茧。毕竟女性经常需要用光滑的手掌去护理面部。

●另外:如果女性训练者从刚开始就有关节损伤。例如进健身房之前腕关节就有伤病,那从一开始就佩戴护腕是可以的。

除了这两种特殊情况,其它护具一般都不需要。

问:老师说说臀推到底好不好

答:很好。但即便是臀推创始人bret也不建议你只练臀推。先用深蹲硬拉打好基础再加入臀推会更理想。

bret也强烈建议臀推重量不要太大,务必确保每组10次以上。如果重量大到无法感觉臀部收缩,这种训练就是低效的。

现在不少健身房会配备专门的臀推器械,这些器械更安全、更符合臀部肌纤维发力轨迹,有条件的话可用它代替杠铃臀推。毕竟杠铃臀推的压力是随地心引力笔直向下的,某些人可能会在动作最低点圆背产生腰椎隐患,而器械斜向的发力轨迹就规避了问题。

问:硬拉是练臀好动作,但又不能训练量过高,那女生怎么安排计划?

答:硬拉避免训练量过高——这条原则更像是男性专属。因为男性睾酮水平高,神经效率高,大重量硬拉易造成高度神经疲劳,过后几天会有透支的感觉。而女性则能恢复得更快。

所以,假设有经验的男性一周只能练1-2组大重量硬拉,那女性可以6-9组。

以9组为例,周一罗马尼亚硬拉3组x8次,周三相扑硬拉3组x5次,周五哑铃硬拉3组x12次。这种计划对于有经验的女性可行,但放在力量强大的男性身上就是灾难。

女性为了最大化臀部增长,一周内臀部训练频率通常不少于3次,那么硬拉就可以融入其中做变化。

Q:[女网友]我可以深蹲硬拉2倍体重,卧推1倍以上,然而维度一点都不大

A:点了下你主页,目测身高155左右,体重70KG左右。你这维度,在一般女性审美中算绝对壮硕了!但你却依然不满意,我只能说理想崇高,勇气可嘉。

如果是我指导一名女性,并且她明确表示不想看起来太壮,我是不会让她发展到这个力量水平的。也许在她达到深蹲硬拉1.2倍体重,卧推0.5倍体重时,我就会停止其力量增长,并明显改变训练计划。

大多数情况下,杠铃基本动作的力量水平与一个人的肌肉维度呈正相关,不分男女。通常男性在力量和肌肉维度方面是没有避讳的,越大越好。但女性则会有意在某个节点上刹车,避免继续增大。

从这个转折点开始,女性训练计划将不那么青睐杠铃动作,也不再关注渐进负荷。只是偶尔练练大重量,让力量处于保持水平。与此同时,哑铃,壶铃,TRX,高箱,阻力撬,轮胎等更多花哨有趣的练习都将派上用场。

训练模式丰富多样,还可以帮助保持训练热情和控制体脂,因为这提高了身体所需适应的运动类别,也提高了代谢速度。

或许有一天,当你认为自己维度“有点大了”的时候,我今天的回答会派上用场。

Q:女生上肢肌肉一次性练完的弊端就是,接下来几天就没得练了,不得休息三天才能再练?

A:你依然把男性健美运动员的“细分化逻辑”代入到了女性计划里,这会造成很多误解和偏差。

所有上肢肌肉集中在一次训练,相辅相成的是你每个部位都不会练太多。例如我的意见是背部6组,肩部5组,胸部3组,手臂不练。那么你的上肢很容易在48小时之内恢复并发生微量的肌肉进步,接着可立即进行下一次上肢训练课——练的肌肉还是背肩胸,但切换不同的动作类型。

从一周的角度来看,上肢肌群隔天一练,追求每周总容量和每周动作丰富度,这会比传统细分化训练效果更好(细分化指一次彻底练透,但每周训练频率很低)

科学证实,自然状态下肌肉经历一次训练后,合成代谢提高最多只维持36-48小时。如果你单次练得太猛,接下来就是漫长恢复但没有合成的状态,并不划算。

所以如果一名女性渴望追赶上肢整体肌肉量,上肢可达到每周3-4练的程度;然后下肢训练日适当穿插在其间,最终确保每周至少有2天休息日。

相关文章
  • 走路慢和走路快的人,谁的身体更健康?研究发现:别跟步数较劲

    走路慢和快,哪一种对身体更健康?如今的生活常态是这样,不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已经开始有养生常识,每天早晚都能见到很多人在公园里边快走、跑步、慢走等,这看似是一个好现象,全民健身运动啊。您是否想过,哪一种运动会更利于身体健康呢?可能大多数人会想,跑步和快走更利于身体健康,可以快速消耗身体热量,对体脂

  • 跑步和力量训练,该选哪一个?先设定目标再选择,别啥都想要

    跑步、器械锻炼,该选哪个?不妨换一个问题问一下自己:米饭和面条,该选哪个吃?我们不禁会笑起来:谁说吃了米饭,就不能吃面条,或者吃了面条就不能吃米饭了?对于锻炼项目的选择同样如此,并不是“只能选一样”。不过,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上,仍旧可以遵循一些基本的思路。思路1:你的长期健身目标是什么?长期健身目标,

  • 早上跑步30分钟与晚上散步60分钟,哪个更健康?

    生命之舞:解读晨跑与晚步的健康密码生命在于运动,健康需要经营。都市生活节奏快,压力大,让越来越多人意识到运动的重要性。晨跑与晚步,这两种看似简单的运动方式,蕴含着截然不同的健康密码。生命的晨曦中,慢跑者的身影在城市的街道上移动。这30分钟的晨跑,不仅仅是对身体的锻炼,更是对一天生活的美好期待。运动释

  • 快走VS慢跑,哪一款才适合你?

    你如果将减肥或是锻炼身体的愿望告诉身边比较有运动经验的朋友,那么他们大多会为你推荐慢跑或是快走。久而久之,一个想法或许会在你的观念里根深蒂固,那就是:慢跑和快走并没有什么区别。如果你也是这么认为的,那问题可就大了。虽然相同速度下,走和跑的动力学指标存在相似性,但是无论从运动本身,还是运动的姿势、效果

  • 快步走路比跑步效果好?首先您得走对了

    这里说的快步走并不是一边看风景一边聊天的闲庭信步,而是存在一定强度的走路方式,更接近于一种训练。当我们的身体活动达到一定强度、代谢当量达到3至6时,就可对健康产生真正的积极效果。然而,我们怎样才知道自己的代谢当量是3、6还是8呢?方法很简单,如果我们在锻炼的同时能够保持与同伴正常说话,这时的代谢当量

  • 锻炼应该选择“跑”还是“走”?

    随着现代人生活品质的提高,对健康的日益注重,如何锻炼身体已经越来越多地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很多人都有自己的锻炼方法,有跑步的、打球的、跳广场舞的……不一而足。今天口袋郎中主要介绍最普通和简单的两种锻炼方式——跑步和走路。“跑”和“走”效果一样吗?很多人说:“从运动力学的角度来看,跑1公里或者走1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