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减肥方法 >

6岁孩子减肥怎么办?孩子科学减肥,看这里→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超重肥胖已成为我国当下主要的疾病负担之一,所有年龄段的超重肥胖率都在快速上升,尤其是儿童青少年人群。《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数据显示,6至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高达19.0%,意味着每五个儿童/青少年中就有一个超重肥胖,甚至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存在“身高跑不过体重”的现象,儿童/青少年肥胖已经成为公共卫生问题。

01肥胖的原因有哪些

1.不良生活方式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快餐时代的兴起,炸鸡饮料和零食正在摧残祖国的花朵;许多青少年的户外运动缺乏,久坐上课,久卧玩游戏,饱食终日,偷闲躲静;同时,因学业压力大,学生党们睡眠时间较少,熬夜使肾上腺素在夜间仍然处于一个高水平,其它的激素分泌也会违背生理状态,激素的分泌紊乱会导致学生们出现劳累性、压力性肥胖。

2.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对肥胖的发生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中有一人肥胖,则子女有40%的肥胖几率,如果父母双方皆肥胖,子女可能肥胖的几率升高至70%到80%。

3.继发性肥胖

有些青少年可能患有某些疾病,比如胰高血糖素瘤、肾上腺皮质增多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等,这些疾病会引起人体的代谢障碍,导致体内脂肪组织在短期内大量的堆积。这些疾病需要我们内分泌科医生进行详细的激素筛查,进一步评估诊断和治疗。

4.基因突变

很多难治性的重度肥胖,是由于基因的隐形突变导致的,常见的如LEP基因突变、LEP受体基因突变、MC4R基因突变等,其他基因如 POMC、PCSK1、SIM1、BDNF、SH2B1和MRAP2等,很多肥胖症患者在婴幼儿时期开始显现迹象,出现过度摄食,伴有内分泌功能异常。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通过基因测序可以发现个体甚至整个家系的基因突变。

02肥胖的严重危害有哪些

1、表面上看是营养过剩,其实是隐性营养不良

肥胖本身就是营养不良的一种表现形式。多数小胖墩在能量过剩的同时,也存在微量营养素缺乏,表现为隐性营养不良。由于体内脂肪太多,肥胖的孩子很容易缺乏维生素D,影响钙的吸收和骨骼发育、身高发育,还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等问题。

2、性早熟和慢性疾病增多

儿童肥胖症是性早熟的原因之一,脂肪组织增多会促使下丘脑、肾上腺分泌的激素不适当分泌增多,导致青春期提前,如乳房发育、月经来潮,睾丸及阴茎增大等。肥胖又是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原发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等成年期高发疾病的危险因素,青少年变身“小糖人”,多是肥胖惹的祸。长期随访研究发现,儿童时期肥胖者在成年期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是体重正常者的约24倍。

3、伤身,更伤心

超重肥胖会引发社交和心理问题,降低儿童青少年的自尊感和自信心,带来更高的被欺凌风险和低成绩表现。肥胖的孩子还容易给同伴带来不勤快、身材差、活动不灵活、不爱运动、反应迟钝和易生病等负面刻板印象,导致孩子出现不合群、抑郁等问题。

03家长们当如何应对

不要因为儿童青少年的肥胖去指责或者埋怨,唠叨只会加深孩子们的无价值感和不安感。更不要强迫他们过于严格控制饮食,甚至计算每一口食物的热量,执行起来比较困难,也会让孩子不知所措。

最实际有效的方法是从食物中剔除肥肉、油炸食品、洋快餐、含糖碳酸饮料、冰淇淋、奶油等高脂肪、高热量和高升糖指数食物引导孩子加入适龄体育活动,建议有条件的话为孩子准备一些体育器材,利用闲暇时间运动。

父母应该以鼓励的方式去关爱孩子,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保证休息时间。同时家长们也应该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为孩子树立一个积极的榜样,甚至可以陪同孩子一起循序渐进的减重。

04可尝试中医治疗

相关文章
  • 走路慢和走路快的人,谁的身体更健康?研究发现:别跟步数较劲

    走路慢和快,哪一种对身体更健康?如今的生活常态是这样,不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已经开始有养生常识,每天早晚都能见到很多人在公园里边快走、跑步、慢走等,这看似是一个好现象,全民健身运动啊。您是否想过,哪一种运动会更利于身体健康呢?可能大多数人会想,跑步和快走更利于身体健康,可以快速消耗身体热量,对体脂

  • 跑步和力量训练,该选哪一个?先设定目标再选择,别啥都想要

    跑步、器械锻炼,该选哪个?不妨换一个问题问一下自己:米饭和面条,该选哪个吃?我们不禁会笑起来:谁说吃了米饭,就不能吃面条,或者吃了面条就不能吃米饭了?对于锻炼项目的选择同样如此,并不是“只能选一样”。不过,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上,仍旧可以遵循一些基本的思路。思路1:你的长期健身目标是什么?长期健身目标,

  • 早上跑步30分钟与晚上散步60分钟,哪个更健康?

    生命之舞:解读晨跑与晚步的健康密码生命在于运动,健康需要经营。都市生活节奏快,压力大,让越来越多人意识到运动的重要性。晨跑与晚步,这两种看似简单的运动方式,蕴含着截然不同的健康密码。生命的晨曦中,慢跑者的身影在城市的街道上移动。这30分钟的晨跑,不仅仅是对身体的锻炼,更是对一天生活的美好期待。运动释

  • 快走VS慢跑,哪一款才适合你?

    你如果将减肥或是锻炼身体的愿望告诉身边比较有运动经验的朋友,那么他们大多会为你推荐慢跑或是快走。久而久之,一个想法或许会在你的观念里根深蒂固,那就是:慢跑和快走并没有什么区别。如果你也是这么认为的,那问题可就大了。虽然相同速度下,走和跑的动力学指标存在相似性,但是无论从运动本身,还是运动的姿势、效果

  • 快步走路比跑步效果好?首先您得走对了

    这里说的快步走并不是一边看风景一边聊天的闲庭信步,而是存在一定强度的走路方式,更接近于一种训练。当我们的身体活动达到一定强度、代谢当量达到3至6时,就可对健康产生真正的积极效果。然而,我们怎样才知道自己的代谢当量是3、6还是8呢?方法很简单,如果我们在锻炼的同时能够保持与同伴正常说话,这时的代谢当量

  • 锻炼应该选择“跑”还是“走”?

    随着现代人生活品质的提高,对健康的日益注重,如何锻炼身体已经越来越多地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很多人都有自己的锻炼方法,有跑步的、打球的、跳广场舞的……不一而足。今天口袋郎中主要介绍最普通和简单的两种锻炼方式——跑步和走路。“跑”和“走”效果一样吗?很多人说:“从运动力学的角度来看,跑1公里或者走1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