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身知识 >

肺康复锻炼的体能锻炼方式(别偷懒!这些肺部疾病康复训练必须练起来)

呼吸训练的目的是改善呼吸功能,清除气道内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卫生,提高患者的心肺功能和全身功能,尽可能恢复活动能力,重返社会。

呼吸训练的适应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部手术后康复期

一、膈肌呼吸

定义又称为复式呼吸,以强调膈肌运动为主的训练方法。以改善异常呼吸模式,有效减少呼吸辅助肌的使用,达到改善呼吸效率,降低呼吸能耗的目的。

适应症:脊髓损伤,慢支肺气肿或阻塞性肺疾病,严重的脊柱侧凸或后凸导致的呼吸功能障碍等。

禁忌证:临床病情不稳定,感染未控制,呼吸衰竭,训练时可导致病情恶化的其他临床情况,严重的认知缺陷及影响记忆和依从性的精神疾病。

设备与工具:不需要设备

操作方法与步骤:《想要肺强健,每天这样练!效果惊人!》

二、局部呼吸训练

定义又称为胸廓扩张,针对肺的某些区域可能出现的换气不足,肺部特定区域进行的扩张训练包括:侧方胸廓的扩张、后方基底部扩张、右中叶或舌叶扩张、肺尖扩张。

适应症:手术后及其他原因引起的肺不张或胸壁纤维化。

禁忌证:临床病情不稳定,感染未控制,呼吸衰竭,训练时可导致病情恶化的其他临床情况,严重的认知缺陷及影响记忆和依从性的精神疾病。

设备与工具:不需要设备

操作方法与步骤:治疗师或患者把手放于需加强呼吸训练的部位,嘱患者深呼吸,吸气时治疗师在胸部局部施加压力。

三、抗阻呼气训练

在呼气时施加阻力的呼吸训练方法,以适当增加气道阻力,减轻或阻止病变部位小气道在呼气时过早闭合,从而达到改善通气和换气,减少肺内残气量的目的。

适应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和囊性纤维症)、脊髓损伤等。

禁忌证:临床病情不稳定,感染未控制,呼吸衰竭、训练时可导致病情恶化的其他临床情况,严重的认知缺陷及影响记忆和依从性的精神疾病。

设备与工具:不需要设备。

操作方法与步骤:可以用缩唇呼气、吹瓶呼吸和发音呼吸等。

缩唇呼气:舒适放松体位,闭嘴经鼻深吸气,呼气时将口收拢为吹口哨状,使气体缓慢通过缩窄的口形,吸气与呼气的比为1:2。呼气时缩唇大小由患者自行选择调整,不要过大或过小,较多呼吸困难的患者用此方法可改善气促,在大多数情况下,患者掌握腹式呼吸后,可不再使用缩唇呼气方式。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四、肺纤维化呼吸操

李惠萍医生团队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针对间质性肺病患者肺组织弹性下降、肺容积严重缩小、活动耐力的下降等临床特点设计了一套适用于各种肺纤维化疾病患者的《肺纤维化呼吸康复操》,通过规范的肢体动作,配合深呼吸以达到改善肺通气和换气功能、延缓肺容积缩小的速度、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包含三个简单动作,具体如下:

01

全肺深呼吸

直立、两脚与肩同宽,双臂紧贴两侧大腿外侧,臂外展,缓慢向上,同时深呼吸,在头顶上方合掌。1分钟内重复上述动作4-6次。

02

单侧下肺深呼吸

直立、两脚与肩同宽,双臂紧贴两侧大腿外侧,右侧上臂外展,缓慢向上,同时深吸气,身体向左侧弯至30-60度角,同时深呼吸,缓慢回到原位。

左侧上臂外展,缓慢向上,同时深吸气,身体向右侧至30-60度角,同时深呼吸,缓慢回到原位。

一分钟内重复上述动作4次。

03

上肺深呼吸

直立、两脚与肩同宽,双臂紧贴两侧大腿外侧双手交叉置于颈后部,向前用力使头颈部向前弯曲,同时深呼气,然后两臂用力向后外展(两手始终处于交叉状),头颈部向后抬起,同时深吸气,1分钟内重复上述动作4次。

呼吸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

1.训练环境安静,避免受到过多的干扰;

2.穿衣宽松,采取舒适放松的体位;

3.避免憋气和过分减慢呼吸频率,以免发生血液二氧化碳过多;

4.训练原则是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因人而异;

5.训练力度宜逐渐增加,量力而行,以不引起疲劳为度,否则可能诱发或加重肺部疾病;

6.注意有氧训练,如散步、登阶、太极拳;

7.注意改善营养,改善生活习惯。

相关文章
  • 走路慢和走路快的人,谁的身体更健康?研究发现:别跟步数较劲

    走路慢和快,哪一种对身体更健康?如今的生活常态是这样,不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已经开始有养生常识,每天早晚都能见到很多人在公园里边快走、跑步、慢走等,这看似是一个好现象,全民健身运动啊。您是否想过,哪一种运动会更利于身体健康呢?可能大多数人会想,跑步和快走更利于身体健康,可以快速消耗身体热量,对体脂

  • 跑步和力量训练,该选哪一个?先设定目标再选择,别啥都想要

    跑步、器械锻炼,该选哪个?不妨换一个问题问一下自己:米饭和面条,该选哪个吃?我们不禁会笑起来:谁说吃了米饭,就不能吃面条,或者吃了面条就不能吃米饭了?对于锻炼项目的选择同样如此,并不是“只能选一样”。不过,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上,仍旧可以遵循一些基本的思路。思路1:你的长期健身目标是什么?长期健身目标,

  • 早上跑步30分钟与晚上散步60分钟,哪个更健康?

    生命之舞:解读晨跑与晚步的健康密码生命在于运动,健康需要经营。都市生活节奏快,压力大,让越来越多人意识到运动的重要性。晨跑与晚步,这两种看似简单的运动方式,蕴含着截然不同的健康密码。生命的晨曦中,慢跑者的身影在城市的街道上移动。这30分钟的晨跑,不仅仅是对身体的锻炼,更是对一天生活的美好期待。运动释

  • 快走VS慢跑,哪一款才适合你?

    你如果将减肥或是锻炼身体的愿望告诉身边比较有运动经验的朋友,那么他们大多会为你推荐慢跑或是快走。久而久之,一个想法或许会在你的观念里根深蒂固,那就是:慢跑和快走并没有什么区别。如果你也是这么认为的,那问题可就大了。虽然相同速度下,走和跑的动力学指标存在相似性,但是无论从运动本身,还是运动的姿势、效果

  • 快步走路比跑步效果好?首先您得走对了

    这里说的快步走并不是一边看风景一边聊天的闲庭信步,而是存在一定强度的走路方式,更接近于一种训练。当我们的身体活动达到一定强度、代谢当量达到3至6时,就可对健康产生真正的积极效果。然而,我们怎样才知道自己的代谢当量是3、6还是8呢?方法很简单,如果我们在锻炼的同时能够保持与同伴正常说话,这时的代谢当量

  • 锻炼应该选择“跑”还是“走”?

    随着现代人生活品质的提高,对健康的日益注重,如何锻炼身体已经越来越多地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很多人都有自己的锻炼方法,有跑步的、打球的、跳广场舞的……不一而足。今天口袋郎中主要介绍最普通和简单的两种锻炼方式——跑步和走路。“跑”和“走”效果一样吗?很多人说:“从运动力学的角度来看,跑1公里或者走1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