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在公园“倒着走”是比较常见的运动,不过和我们认识的健身不太一样。
其实这是一种反向运动的自我锻炼法,人们面向前、朝前走是常态,而倒退着往后走则是一种反常态运动。
我们最常见的反向运动就是倒立、倒行、爬行、赤足走等逆向的行为运动。
据了解,反向运动是由德国的一名医学专家倡导的,它具有强身健体的功效。
目前,反向运动流行于欧美,我们可以看看下面这位酷爱反向运动的跑者——田径教练亚伦.约德(Aaron Yoder)。
亚伦每天要在跑步机上花很多时间。这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但是他是在……倒着跑。
亚伦向前跑了20多年,从小学就开始竞技跑步训练,二十出头时因跑步获得了奖学金。
然而,过多的运动导致了严重的膝伤,医生让他停止跑步,但亚伦不想停下来,他需要做出改变。
“反向跑对我的膝盖几乎没有影响,我感觉不到任何不适,这是我真正喜欢它的原因,”他说。
尝试过反向走的人可能会有类似的感慨。
倒退走时什么都看不到,总是害怕后面有人或是台阶看不到,所以第一个星期脖子真的非常累,整个人也紧张兮兮的,每天都觉得锻炼的不是全身而是上半身。
——市民林哲
在倒退走的过程中,因为重心后移的原因,如果继续保持驼背状态,非常容易摔跤,因此必须强制自己挺直背,才能舒舒服服地走。
——市民王婉玉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体医融合中心主任郭建军介绍:
运动有正向运动,也有反向运动。所谓的反向运动就是跟日常的生活、运动模式不一样的运动。它是一项对思维和健康有益的运动,能弥补正向运动的负面影响和不足,能有效地增加肌力和全身功能的调节。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反向运动,正是把人在正向运动中丢了的运动,通过科学的分析,给补回去。”
郭建军补充道,任何一个动作,重复无数次,将会导致两个结果,一个是重复的地方会发生一些疲劳性的损伤;二是没有运动到的地方会发生退行性病变。
比如我们每天走路,会导致上身没有锻炼的机会,就会造成一定程度的退化,会经常觉得肩疼、脖子疼,而腿部则会出现一些疲劳性的损伤。
在运动员的科学训练当中,都会设立一些反向运动,把一些没有运动到的地方练到,才能避免损伤。
现在,反向运动逐渐在我国流传开来,现在已成为国内许多人喜欢的新型保健方式。
相关运动学专家认为,逆向运动能使人体的神经系统得到全面锻炼,从而建立新的平衡。研究和发掘反向运动项目,应运用反向思维及反向创新法,开拓性、创新性地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
反向运动的好处不言而喻。
例如人在倒立的时候,地球引力不变,但人体各关节、各器官所承受的压力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关节间压力的减弱和消除,以及某些部位肌肉的松弛,对防止腰背痛、坐骨神经痛和关节炎都有一定的作用。
而且,倒立时通过肌肉骨骼系统之间的反射作用,对内脏和神经系统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可以改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调节机能,消除胸腔和腹腔器官充血,改善大脑血液循环、镇静神经,从而使视觉、听觉、记忆、睡眠得到改善。
此外,人类由于长期穿鞋,使地面与足底的直接接触被完全阻断了,导致人类脚部弹性不足、足弓陷落,甚至出现了小肌肉萎缩、平足等退化现象。
而赤足走路,可以帮助脚部敏感区接受地面刺激,并使这种刺激通过经络传入大脑,协调系统和器官的功能,起到延缓衰老、健身强体、预防疾病的目的。
郭建军建议,反向运动是可以自主锻炼、简单易行的新型健身模式,是适合各年龄段成年人的一种无痛苦运动方式。
不过做反向运动时应考虑自身状况、运动项目、运动环境、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等因素,防止意外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