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身知识 >

膝关节炎功能锻炼方法(膝关节炎的运动锻炼)

骨关节炎指由多种因素引起关节软骨纤维化、皲裂、溃疡、脱失而导致的以关节疼痛为主要症状的退行性疾病,病因尚不明确,其发生与年龄、肥胖、炎症、创伤及遗传因素等有关,病理特点为关节软骨变性破坏、软骨下骨硬化或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质增生、滑膜病变、关节囊挛缩、韧带松弛或挛缩、肌肉萎缩无力等。

骨关节炎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发病率高,65岁以上的人群50%以上为骨关节炎患者。累及部位包括膝、髋、踝、手和脊柱(颈椎、腰椎)等关节。以膝骨关节炎最为常见。

一、临床表现

1.关节疼痛及压痛:关节疼痛及压痛是OA最为常见的临床表现,发生率为36.8%~60.7%疼痛在各个关节均可出现,其中以髋、膝及指间关节最为常见。初期为轻度或中度间断性隐痛,休息后好转,活动后加重;疼痛常与天气变化有关,寒冷、潮湿环境均可加重疼痛,OA晚期可以出现持续性疼痛或夜间痛。关节局部可有压痛,在伴有关节肿胀时尤其明显。

2.关节活动受限:常见于髋、膝关节。晨起时关节僵硬及发紧感,俗称晨僵,活动后可缓解。关节僵硬持续时间一般较短,常为几至十几分钟,极少超过30 min。患者在疾病中期可出现关节绞锁,晚期关节活动受限加重,最终导致残疾。

3.关节畸形:关节肿大以指间关节0A最为常见且明显。膝关节因骨刺形成或滑膜炎症积液也可以造成关节肿大。

4.骨摩擦音(感):常见于膝关节OA。由于关节软骨破坏,关节面不平整,活动时可以出现骨摩擦音(感)。

5.肌肉萎缩而无力:常见于膝关节OA。关节疼痛和活动能力下降可以导致受累关节周围肌肉萎缩,关节无力。

二、骨关节炎的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骨关节炎是关节退行性疾病,核心是关节软骨磨损或营养不良而过早老化。

㈠关节软骨磨损

1.重体力劳动或者肥胖人群,对关节软骨尤其是膝关节软骨产生较大压力而磨损。

2.过量的运动锻炼,同时缺乏强壮的肌肉力量保护,造成关节软骨过早磨损。有些人爬山、跑步膝关节没有问题,有些人就会早早的出现膝关节的问题,究其原因就是缺乏肌肉力量的保护导致关节软骨磨损。

3.不良姿势导致关节软骨压力过大而磨损,比如经常蹲着,膝关节压力能达到体重的8倍。

㈡关节软骨营养不良而过早老化

既然过量运动锻炼会造成关节软骨磨损,那么我不运动不就行了吗?其实还真的不行,运动多了关节软骨会被“累死”,而缺乏运动关节软骨会因营养不良而被“饿死”。因为关节软骨的营养供应靠关节液。关节软骨是一种粘弹性、多孔、可渗透材料,在应力作用下,液体可以在组织中流进流出。关节软骨自身没有血管系统,其营养物吸入是由关节软骨受力后的形变来实现的。具体为:

1.关节为静止状态时,关节软骨不发生形变,无营养物质吸入;

2.人体运动时,关节软骨受压变薄,液体被挤出软骨;

3.放松或关节伸展时,关节软骨象海绵一样膨胀变厚,将营养物质从骨和关节腕液中吸入,使关节软骨获得所需营养,这种机制称之为关节软骨营养的渗透循环。

缺乏运动会使得关节液分泌减少,没有对关节软骨的挤压造成营养无法吸收,缺乏营养造成关节软骨过早老化。美国《骨科与运动物理治疗杂志》一篇荟萃研究——《系统性回顾与荟萃分析:健身跑步、竞技跑步与髋关节、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之间的联系》,结果显示健身跑者关节炎患病率最低,竞技跑者最高,久坐不动者关节炎患病率仅次于竞技跑者,为健身跑者的将近3倍。

现在大量研究证实缺乏运动锻炼已经成为关节炎的主要原因。可以说现在关节被“饿死”的比被“累死”的还多。缺乏运动锻炼,会导致关节周围力量薄弱,失去对关节的保护作用,关节液分泌不足导致关节软骨营养不良,已经成为关节炎的主要原因。

三、治疗

骨关节炎的治疗目的是缓解疼痛,延缓疾病进展,矫正畸形,改善或恢复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主要是基础疗法、药物疗法和手术疗法。运动治疗是基础疗法的主要内容。

运动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正确的运动方式,制定个体化的运动方案,从而达到减轻疼痛,改善和维持关节功能,保持关节活动度,延缓疾病进程的目的。

1.有氧运动:采用正确合理的有氧运动方式可以改善关节功能,缓解疼痛。应依据患者发病部位及程度,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

2.关节周围肌肉力量训练:加强关节周围肌肉力量,既可改善关节稳定性,又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但应注重关节活动度及平衡(本体感觉)的锻炼。由医生依据患者自身情况及病变程度指导并制定个体化的训练方案。

3.关节功能训练:主要指膝关节在非负重位的屈伸活动,以保持关节最大活动度。常用方法包括:①关节被动活动,②牵拉,③关节助力运动和主动运动。

四、膝关节炎的运动锻炼

在关节炎的急性期,要积极治疗,减少活动。关节炎恢复期,逐步开始运动锻炼,所有运动锻炼以不痛为底线。避免过度锻炼造成进一步的损伤。

㈠增加膝关节周围血液循环,促进关节液分泌,营养膝关节软骨,每天做。

1.膝关节周围拍打和搓揉:每侧膝关节周围拍打50次,搓揉50次,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关节液分泌;

2.无压力膝关节活动:

仰卧登自行车,20次为一组,做3-5组。

㈡关节周围肌肉力量训练,每天做或隔天做。

1.坐姿抬小腿(静态锻炼):抬腿勾脚10秒钟,换腿做,每侧做10-20次。

2.靠墙下蹲(静态锻炼):蹲10-60秒为一组,做3-5组。

3.徒手下蹲起(动态锻炼):每组10-20次,做3-5组。

4.负重下蹲起(动态锻炼):每组10-20次,做3-5组。

以上4个动作锻炼大腿股四头肌,由易到难,根据您的自身情况选择一个动作锻炼即可。

5.俯卧抬小腿:锻炼大腿后侧股二头肌,可以负重练习,每侧10-20次为一组做3组。

㈢关节活动度练习,每天做。

1.坐位屈腿:坐在椅子或床上,屈曲膝关节和髋关节,最大程度2秒钟还原,每侧10-20次为一组,做3组。

2.站姿屈膝屈髋:每侧10-20次为一组,做3组。

根据自身情况选一个锻炼。

㈣有氧运动

选择健步走或持杖健走、骑车、游泳等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每次20-30分钟,每周3-5次。

别让您的膝关节“累死”或“饿死”,科学运动锻炼拯救您即将报废的膝关节吧!

持之以恒、融入生活的全面有效运动锻炼可以提升身体整体健康水平,是任何药物无法替代的,预防疾病比治疗疾病更划算,坚持运动别放弃!!!

相关文章
  • 走路慢和走路快的人,谁的身体更健康?研究发现:别跟步数较劲

    走路慢和快,哪一种对身体更健康?如今的生活常态是这样,不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已经开始有养生常识,每天早晚都能见到很多人在公园里边快走、跑步、慢走等,这看似是一个好现象,全民健身运动啊。您是否想过,哪一种运动会更利于身体健康呢?可能大多数人会想,跑步和快走更利于身体健康,可以快速消耗身体热量,对体脂

  • 跑步和力量训练,该选哪一个?先设定目标再选择,别啥都想要

    跑步、器械锻炼,该选哪个?不妨换一个问题问一下自己:米饭和面条,该选哪个吃?我们不禁会笑起来:谁说吃了米饭,就不能吃面条,或者吃了面条就不能吃米饭了?对于锻炼项目的选择同样如此,并不是“只能选一样”。不过,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上,仍旧可以遵循一些基本的思路。思路1:你的长期健身目标是什么?长期健身目标,

  • 早上跑步30分钟与晚上散步60分钟,哪个更健康?

    生命之舞:解读晨跑与晚步的健康密码生命在于运动,健康需要经营。都市生活节奏快,压力大,让越来越多人意识到运动的重要性。晨跑与晚步,这两种看似简单的运动方式,蕴含着截然不同的健康密码。生命的晨曦中,慢跑者的身影在城市的街道上移动。这30分钟的晨跑,不仅仅是对身体的锻炼,更是对一天生活的美好期待。运动释

  • 快走VS慢跑,哪一款才适合你?

    你如果将减肥或是锻炼身体的愿望告诉身边比较有运动经验的朋友,那么他们大多会为你推荐慢跑或是快走。久而久之,一个想法或许会在你的观念里根深蒂固,那就是:慢跑和快走并没有什么区别。如果你也是这么认为的,那问题可就大了。虽然相同速度下,走和跑的动力学指标存在相似性,但是无论从运动本身,还是运动的姿势、效果

  • 快步走路比跑步效果好?首先您得走对了

    这里说的快步走并不是一边看风景一边聊天的闲庭信步,而是存在一定强度的走路方式,更接近于一种训练。当我们的身体活动达到一定强度、代谢当量达到3至6时,就可对健康产生真正的积极效果。然而,我们怎样才知道自己的代谢当量是3、6还是8呢?方法很简单,如果我们在锻炼的同时能够保持与同伴正常说话,这时的代谢当量

  • 锻炼应该选择“跑”还是“走”?

    随着现代人生活品质的提高,对健康的日益注重,如何锻炼身体已经越来越多地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很多人都有自己的锻炼方法,有跑步的、打球的、跳广场舞的……不一而足。今天口袋郎中主要介绍最普通和简单的两种锻炼方式——跑步和走路。“跑”和“走”效果一样吗?很多人说:“从运动力学的角度来看,跑1公里或者走1公里